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下载本文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节主要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由于

复杂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也出现了失误。那么,本章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们了解那段时间,前人们在理论上的成果,同时,认清失误带给我们的教训,从而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把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以毛泽东思想为主的理论成果;

2.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教学难点:

在理解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如何正确看待建设初期的失误和教训。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教学等。

学时分配:

2学时(其中教学录像2学时) 教学内容:

导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是本次教材修订新增加的章节。原来这部分内容是涵盖在社会主义本质的章节里,篇幅较少。

这次这部分内容以新章节的形式出现,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阶段,前人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初期探索的失误。这是对那段探索的重新肯定。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视角和理解背景。

在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怎么建设,如何将自身国情与马列主义较好结合来开展建设,成为毛泽东第一代领导班子思考的问题。这个阶段,作为一名出色的马克思主义践行者,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对于怎么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了系列思考。

这个专题重点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初步探索时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教师主要介绍哪十大关系,并分析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当时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恩、列没有专门论述。甚至在苏联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即社会主义不存在矛盾。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当时也造成了严重后果。

背景材料:东欧波兰和匈牙利事件;1956年冬,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出现一些失误,一些农村、工厂、学校出现了“闹事”的情况。

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迫在眉睫。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理论要点: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基础,并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提问并思考:这个标题中的“中国工业化”,主要指什么?

教师明确: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同于苏联和欧洲国家。

案例:苏联工业化进程和欧洲工业化进程的比较,思考,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前二者的异同。

中国实现工业化是时代的要求。(当时落后的农业国背景)

中国实现工业化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中国工业化道路中的教训。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考体现在两篇文章中。

一是《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二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