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含解析) 下载本文

课时作业 28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沾一身夜色 李登建

小时候,记得一个扛着一条长凳的磨刀人常来村里转悠。他是一个佝偻着腰的瘦瘦的老头儿;他也不够机警,动作笨拙、迟缓。把凳子放在街心大槐树下,哼着《红灯记》的唱词:“为访亲人我四下瞧。红灯高挂迎头照,我吆喝一声‘磨剪子来戗菜刀’!”这后一句是真喊的。然后解下和凳子腿绑在一起的磨石。不一会儿,收工早的女人回村了,有人拿来用钝了的菜刀。他撸撸衣袖,两只手掌“沙沙”地搓一搓,摘下挂在另一条凳子腿上的瓶子,从瓶盖的眼儿里往磨石上淋一点水。磨石一头顶住凳子面上的铁钉,另一头被左脚蹬紧的绳子勒住,手扶着刀把,放平两臂用力推,“嚯嚯——”看这架势,你才知道这个老头儿的臂力还是蛮大的,只八九下,磨石上就出了“油”,用水冲掉黑油,再磨。这样重复几次,他便眯起眼“瞄”刀刃,用大拇指试一试,又放回磨石。最后,他从头上削下一绺头发,这把刀就完成了。

两年前的一个下午,小区大门一侧坐着一位老者,从他锈色的衣襟、夹烟的锈色的手指,我就知道他是个磨刀人。像是去我们村转悠的那一个,又好像不是。我在城市定居已经30多年,30多年没遇到他们了,忍不住上前搭讪。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老者很快就把话题引到刀上,夸耀他与刀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把刀吃透了。说话间,有顾客来,拎的正是一把不锈钢刀。磨刀人捻灭烟头,运运劲儿,不再说话,全力来对付这把刀——先是猛摇砂轮斜着打刀口,火花、铁末四溅;又用戗子戗,铁屑纷纷脱落。这道工序下来,额头就冒出了汗珠子,他抽下搭在凳子上的锈色的毛巾一抹,转入了“正题”:在磨石上磨。最后以发试刀——这个环节好像是磨刀人的徽记。

“明天我再来。”磨刀人起身——没站稳,险些摔倒——扑打着身上的粉尘说。实在太晚了,城里人饭后“遛弯”都回来了,虽说路灯永远陪伴着,可不巧家里有件急事要办。不得不把还没磨的刀“寄存”在门卫室,长长地叹口气——心存不甘,他哪会儿丢过到了嘴边的食?可是第二天就听说他被汽车撞死了。

多数人就像对待一个街头新闻,传过就算了,我却好几天老想这件事,想磨刀人的模样,那些到乡间爆米花、赊小鸡、打铁、锔缸的都挤到眼前,他们都沾着一身夜色——贪图多做一点活,多串一条街,天不黑不往家赶。时时扯疼心肝的是,我哥哥就是一个早出晚归的串乡人——为了帮城里的儿子买套楼房,60多岁的他天天顶风冒雨、走街串巷去卖暖瓶。十有八九是满天星了才回到家!

很难想象,“驻扎”在大华超市门台角落里的这个磨刀人,是两年前在小区门口磨刀、回家路上死于车祸的那位老人的儿子——这种苦差事竟也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和他父亲不同的是,这是个少言寡语的厚道人,他就那一句话:“总得活,别的不会,就会这手艺。”

1

但他大大拓展了父辈的业务范围:磨刀,补鞋,修拉锁,配钥匙……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杂家”。新区开发,占据了他们的村子,没地种的他便“赖”在这里摆摊。他做活很实在,一只鞋“捧”在手里,琢磨从哪里下针,反过来正过去瞅;换拉链,尼龙线得跑两遭。当然收费也不含糊,分厘不让,用他一枚小钉子也要你俩“钢镚儿”。可能与此有关,他在这里“混”得不好,来来往往的人都面熟,可没有谁跟他打个招呼,好像他是一块石头。有时碰上不走运,半天不来一个顾客,他骂自己:“今天没挣出饭钱,你就扎住嘴巴吧!”

吃过晚饭,我出去散步,隔着马路见华灯初上的时候,他开始收拾工具,一样样地装在斗子车上,又打扫场地。这个健壮的汉子也就40岁出头,背却挺不直,站起来也留着劳作时的弯度。再没有什么可收拾,他才恋恋不舍地推起车子往家走,脚步显得有些沉。他踽踽而行,背影慢慢变小,最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主要以叙事和描写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作者的感情也多半寄托在对人物的描写中。

B.第一段写磨刀人,先描写其外形特征、动作、唱词,再描写其磨刀的过程和相应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常年串乡的有着熟练磨刀技艺的年老的磨刀匠形象。

C.“我在城市已经定居了30年,从没遇到他们,忍不住上前搭讪”这句话表明了作者看到磨刀匠感觉亲切,对磨刀匠怀有同情和好感。

D.在大华超市门台角落的磨刀人虽然活做得实在,但收费不含糊,分厘不让,因此得罪了好多人,生意惨淡,有时半天不来一个顾客。

解析:“得罪了好多人,生意惨淡”于文无据。“半天不来一个顾客”是因为“不走运”,不是因为得罪了人。

答案:D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这句话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写了众人对磨刀人的印象。 ②表现了众人对磨刀人的冷漠与轻视。 ③表达了作者对磨刀人的怜悯与同情。 3.请简析题目“沾一身夜色”表达的意义。

答:………………………………………………………

答案:①代表着磨刀人的勤劳:他们总是贪图多做一点活,多串一条街,天不黑不往家赶。

2

②暗示磨刀人的身份低微,他们生活困难,为了生计,不得不早出晚归。 ③表现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引发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炫目秋景话乡愁

刘醒龙

晓得大悟是小时候所读的书籍中,有太多关于河口与宣化店的描写。河口是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的最后一战。那一战红四方面军倾尽全力,没有战败,也没有打赢,只能在万般无奈中“再见”大别山。宣化店的情况也是如此,新四军五师全部主力集结于此,面对十几倍敌对兵力,新四军五师的十万官兵,以自我牺牲的姿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才突围去向四方,成就了近代史上,不以胜利为目标的胜利。那时候这地方被称为礼山,直到以胜利为目标的胜利在全中国实现后,这一县城才以铁血铸就的大悟山作了名字。

金岭,是大悟的一个小小村落,被人知晓的首先是那片土地上茫茫田野开着真如铺了黄金的向日葵花,以及那些不亚于任何一处久负盛名秋景的红叶。不知何时开始的,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上,标明大悟,说着金岭的炫目秋景。让南来北往的高铁,在一处叫孝感北的小站停了下来。与小站相比略显夸张的一群群人,大多行装简约,兴高采烈。

秋风一路所向,无一不是秋天的意志。那所有的银杏树上的所有黄叶子,或许是大悟山中,金岭之上,天太洁净,地太清淡,一切分明是在秋风中,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没过多久,真的踏上金岭土地,就明白这种娇羞也算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怀。

山中的小小村落,注定会被大山掩藏。金岭的不同之处是藏得太深了,就连红军医院和新四军医院都能安然无恙地设在这里,在腥风血雨中是一种得幸天赐的安宁。一旦普天之下都安宁了,这些只供躲藏的缝隙,就成了连美景也无法输出的屏障。

银杏的娇羞还有一番难以出口的言说。金岭银杏再动人,面对如此小小村落竟有四十四户,四十四位孤寡衰弱老无所依的特级贫困者,能够示人的表情只剩下无地自容。

什么叫乡愁?乡愁是藏在心中最美的美,落在命运中最苦的苦,总是欲说还休,欲言又止;分明说不完,道不尽,却又是除非醉到昏天黑地,一个字也不想透露。就像叫着金岭,想着金岭,于心里偏偏苦不堪言。

枫檀秋色,是天下最奇幻的。与银杏那江河湖海一样的波澜壮阔不同,一枫一檀各自成趣,一样的阳光照耀,不一样的色彩斑斓;一样的秋风吹过,却没有一样的摇曳风姿。如此光怪陆离,就该有对策应运而生。哪一样颜色是命定,哪一种光彩是未来,需要精准认识,精准扶持。金岭成为精准扶持对象才几个月,情形就发生根本变化,农业示范板块、旅游乡村公路、古民居改造、河道整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和农家乐旅游项目,在十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如枫檀一样展现出多姿多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是求知。几位从省直机关下来驻村的干部,硬是在金岭的山上山下,田头地边,在这几个月里,人人行走了五百多公里。这样的行走,需要一腔热血与不掺一点杂念的拳拳深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