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下载本文

最新2018年浙美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小学美术

一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完整版)

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

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基本上没有受过多少美术方面的训练,就象像一张白纸一样任你涂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这些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素质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2.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强。

3.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4.美术学习习惯还不太好。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20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如:认识常用工具、材料,初步认识基本形和常见色彩,进行形的练习、线的练习、形与色的练习,最后过渡到用多种手段造型。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如:让学生了解美术,了解同学,了解社会,美化生活,亲近动物,团结友爱。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各单元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其中重点突出“欣赏评述”与“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同时,每个单元在课题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2

1.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加强绘画的技能。

(2)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3)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4)用彩泥等通过揉、搓、压、切挖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物体造型,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6)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欣赏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7)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2.能力培养目标

(1)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3)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目标

(1)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爱好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时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