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方向论文选题 下载本文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

【提示要点】

一、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概论。包括被害人的概念、被害人诉讼地位。

二、根据现行法律,具体描述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现状并分析其弊端。 三、针对发现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完善我国刑事被害

人的权利。

【参考书目】

1. 谢佑平著:《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 汤啸天等著:《犯罪被害人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 杨正万著:《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从诉讼角度的观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2

年版

4. 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目】

1. 樊学勇 《关于对刑事被害人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构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

第6期

2. 陈楠 《论刑事被害人诉讼参与权之完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 姚健 《从刑事诉讼角度谈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 彭伶 《刑事被害人的知情权保护比较研究》,《法律适用月刊》2005年第9期 5. 张小玲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自诉救济制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6. 曹友祥 《论刑事被害人权利》,《现代法学》2001年第2期

【论文题目】

论现代社会抗辩式审判的必要性

【提示要点】

一、

二、

抗辩式审判的概述。包括抗辩式审判的定义,内容,主体, 现代社会抗辩式审判方式和传统社会中审判方式的异同。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比

较研究

三、 现代社会抗辩式审判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论证。 四、 我国刑事诉讼审判中建立抗辩式审判的可行性论证。 【参考书目】

1、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陈光中主编:《外国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4、 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参考论文】

1、 季卫东著:《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第1版。 2、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纲》,《刑事诉讼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

88页。

3、 龙宗智:《刑事诉讼的两重结构辨析》,《现代法学》1991年第3期。

4、 龙宗智:《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论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政法论坛》2004年

第5期。

5、 谷国文:《现代刑事审判模式评析》,《法商研究》1998年第1期。

【论文题目】

论刑事审判的目的

【提示要点】

一、刑事审判目的的概述。包括刑事审判目的的定义和内容,研究刑事审判目的的意义 二、刑事审判目有不同层次、不同目标。探析不同层次、不同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此部分为论文的重点。

三、正确认识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书目】

1. 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2.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 3. 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4. 陈卫东:《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载《中国法学》,2000 年第 5. 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导读》,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 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论文】

1. 陈卫东:《21 世纪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前瞻》,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 年第 1 期。 2. 李长城 《刑事诉讼目的新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l期 3. 陈建军 《刑事诉讼的目的、价值及其关系》,《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论文题目】

论公开审判原则

【提示要点】

一、公开审判原则的概述。包括公开审判原则含义,公开审判的产生,公开的内容和对象。 二、公开审判原则的法律根据和基本功能。包括国际法、和我国现行法律上的根据,以及公开审判原则的价值和意义,如保障司法民主独立,摆脱各种干预,遏制司法腐败,保障正义实现,提高裁判质量等等。

三、我国公开审判原则的问题和对策。如立法不详细,法官不独立,向社会公开的方式不明确,变相不公开审判等等

四、 公开审判原则的保障措施。如未经开庭审理,法官不得对案件形成先验性的结论;法庭审理之外,法官不得单方而接触当事人;审判独立,判决应当公开;完善设定公开审判原则的例外。 【参考书目】

1.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张建伟主编:《刑事司法体制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3. 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导读》,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 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年版。

6.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参考论文】

1. 顾培东:《效益:当代法律的基木价值目标》,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 2. 卞建林:《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3. 左卫民、周洪波:《论公开审判》,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3期。 4. 邵俊武:《论审判过程中的传媒活动》,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5期。

【论文题目】

直接言辞原则

【提示要点】

一、直接言辞原则的概述。

包括直接言词原则的内涵,法理和历史演进过程

二、直接言辞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比较研究。从理论基础,运作方式,规范对象,对证据的影响效力等方面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三、我国直接言辞原则贯彻的现状分析。如证人的出庭困难问题,过分依赖书证;庭审法官并非真正做出裁决的法官,庭审走过场的问题等等

四、我国确立直接言辞原则必要性分析和具体构想。如完善证人出庭制度,加强对证人的保护制度,庭审法官独立裁判制度,在立法上对直接言辞原则给与规定,完善直接言词原则的保障措施等等。 【参考书目】

1. 孙长永.《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2. 孙长永.《刑事诉讼证据与程序》【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3. 宋世杰等.《比较刑事诉讼法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4. 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 陈瑞华.《刑事诉讼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 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8. 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论文】 1. 2. 3. 4.

卞建林《.直接言词原则与庭审方式改革》【J】.中国法学,1995,(6). 陈永生《.论直接言词原则与公诉案卷的移送及庭前审查》【J】.法律科学,2001,(3). 腾彪.《论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2). 陈学权.《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初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3).

【论文题目】

论审判独立

【提示要点】

一、审判独立的含义和内容。包括西方司法独立的含义,中国的审判独立的含义,审判独立

的内容,审判独立与法官独立的关系。

二、审判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审判独立的公正价值,法治价值,经济价值,效益价值。 三、我国目前影响审判独立的因素。外部因素如审判独立与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党委,媒体之间的关系;内部因素如审判独立与审判委员会,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等 四、审判独立的保障和实现

如提高法官的地位,理顺法院和地方行政、党委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法院独立,界定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等等

【参考书目】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 汉密尔顿著:《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 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 杨一平著:《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 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1997年版。 6. 贺卫方著:《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宋冰主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版社1998年版。 8. 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 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王磊:《宪法的司法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题目】

浅议律师在刑事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提示要点】

一. 刑事法律援助的概念和意义

二. 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司法公正

三. 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 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增强受援人的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 徐家力主编:《律师实物》,法律出版社,2005年4月修订版。 3. 陈光中,严瑞主编:《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4. 黄京平主编:《律师常见错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 版。 5. 《法律科学》,《人民司法》,《法学》等法学杂志。 6. 陈朴生著《刑事诉讼法实务》,1981年6月增订版。

【论文题目】

刑事诉讼中律师辩护与代理的比较

【提示要点】

一. 刑事辩护与代理概念辨析 二. 刑事辩护制度历史

三. 刑事辩护与代理的主要内容

四. 辩护与代理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家力主编:《律师实物》,法律出版社,2005年4月修订版。 2.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甄贞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法律出版社,2002年11版。

4. 郑禄,姜小川主编:《刑事程序法学》,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 5. 《人民司法》,《法律科学》,《法律适用》,《中国司法》,等法学杂志中的相关文章。 6.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 版

【论文题目】

论律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

【提示要点】

一、 素质和律师素质的概念 二、 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三、 专业素质 四、 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编:《律师诚信执业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4 月第1 版。

2. 陈卫东主编:《律师答疑要览?诉讼分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 3. 【美】艾伦.德肖微茨著,唐交车译,《最好的辩护》,法律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4.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5. 陈朴生著:《刑事诉讼法实务》,1981年6月增订旧版。 6.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 《中国司法》,《人民司法》,《法律适用》,《法律科学》等法学杂志。

【论文题目】

律师辩论与人权保障研究

【提示要点】

一、律师辩护与人权保护概念 二、律师辩护与人权保护关系 三、人权保护国际视野

四、人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参考书目】

1. 陈光中主编:《〈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

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 版。 2.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5 月第1 版。 3. 樊崇义等著《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 版。 4.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