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主体的结构。
(多选)认识主体的结构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人类个体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个人。
群体由个体所构成但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个体,群体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单选)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球上的人类总体,既包括现在的人,也包括历史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 认识客体的构成
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认识客体的性质。
(多选)认识客体的性质:客观性、对象性和客观实在性。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简答)认识主体:2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二者的同一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单选)实践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首要的基本关系。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 认识的本质。
(单选)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单选)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理学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哲学上的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认得思维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哲学认识论。
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是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
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对立。
①旧唯物论的机械反映论,离开主题的实惠性、实践性和能动性来考察主客体的关系,把课客体看做是消极的认识对象,完全不懂得它还是实践的对象,不能从认识主体的方面去认识客体,把认识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
②辩证唯物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不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现象,而且经过人的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主体的创造的过程;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在观念中创造出新物质形态。所以,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综合应用: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意义:.1.这一概论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2.这一概论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3.这一概论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识记:感性认识的含义。
11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的含义。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面、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领会:感性认识的特点。
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 理性认识的特点。
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关系:(1)感性认识与理论认识的区别表现在: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面、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由此可见: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多选)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多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单选)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把第一次飞跃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才能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单选)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单选)有限性: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 无限性:整个人类无止境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简单应用: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论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多选)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从客体方面来考察,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识记:真理。 正确反映客体的认识 谬误。
歪曲反映客体的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
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第二,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12
真理的相对性。
在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受条件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扩展;
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领会: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的客观性。
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1)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另一种认识。在人们探求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为人们的认识和证明真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也是不可少的。不能把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设、一个重大的理论贸然直接的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常常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逻辑证明已经证伪的认识、假设和理论,就不要进行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
(3)但是逻辑证明的这种作用并不表明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他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确,逻辑证明自身不能保证,而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的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
还要靠实践的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
(1)实践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此外再无别的真理检验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的一切认识做出检验今天的实践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和驳倒。
(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具有局限性的,他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随着实践的扩展和深化,对认识的实践也不断的深化。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分的,任何夸大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真理与正确的价值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再认识、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内容: 含义: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观
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简单应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13
①检验真理就是要辨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一致、相符合。实践就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的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明其是否正确。 综合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①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②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的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发展规律,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因为它有绝对性的一面,我必须坚持它并将其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因为它有相对性的一面,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并发展它。即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第四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识记:思想路线:
指一个阶级及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领会: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简单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揭示了人类认识的起源过程和规律.认识从实践开始,并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然后再回实践中去,达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认识过程的两次大的飞跃是:一次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次是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 这一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是完全一致的.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是与从实践到认识完全一致的.到群众中去是与从认识到实践完全一致的.可见,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路基础。主要表现在: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
第三,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保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新和科学性。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4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识记:社会基本矛盾。
(单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存在。
(多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 人口因素。
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它是特定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个人,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性、不系统的社会意识,表现在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生产关系。
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包括: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产品的分配方式。 经济基础。
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等之中。 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式)。
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抽象化、系统化的特征。 意识形态。(P135)
指反映特定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等。 非意识形态。
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这些非意识形态也是社会观念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意识。
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内容主要有社会成员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对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反映的对象意识。 群体意识。
指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识,内容是群体的自我意识和群体对其所处社会关系的反映的对象意识。有家庭意识、集体意识、团体意识、阶层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等等。 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