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40%)
(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教育学模块(35%)
(一)教育及其发展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上说,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称作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发展: (1)古代教育 ①.古代中国
夏代:学校形态的出现
西周: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私学大兴,百家争鸣,但儒、墨两家成为当时的显学。
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儒家“四书”“五经”称为主要学习内容,死记硬背、棍棒教育成为主要教育方法,“学而优则仕”成为主要的教育目的。 隋唐:科举制度盛行。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②.古代印度——寺院学府
古代印度等级森严。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是两种最重要的教育形式。 婆罗门教育:该教教条为教育的指导思想,经典《吠陀》为主要教育内容 ③.古代埃及——宫廷学校 特点:“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④.古代希腊、罗马
古希腊有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它们的教育有所不同。
古代雅典:教育目的为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教育的核心宗旨为和谐教育,因此,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目的为培养终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因此教育内容为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比较严厉。
罗马帝国灭亡后的西欧,教育的总体特点是被宗教所垄断。
(2)近代教育(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教育变化: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1
(3)二次大战(1939~1945)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二)教育学及其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发展: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①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最高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②“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六艺”(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④教育方法:重视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⑤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说知,强调靠推理方法追求理性知识。
3)道家: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是最好的教育
4)《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道尊师严);主张启发性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不躐等”,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①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叫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②柏拉图: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其代表作为《理想国》。 ③亚里士多德: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政治学》。 ④卢梭:《爱弥儿》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⑤洛克:“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放在首位。《教育漫话》
⑥夸美纽斯:(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大教学论》中。 ⑦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a、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b、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⑧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⑨康德:1776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开设。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华图P5)
2
1、教育者: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3、教育措施(教育影响):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教育手段指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4、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①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 ②同时,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
③二者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也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即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谁掌握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就掌握国家政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在教育工作中,不能照搬、照套政治、经济的做法。)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程度。)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斯宾塞提出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培训),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传播) 2)人力资本理论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要素。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
3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3、教育与科技文化
(1)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③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信息记得胡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 (2)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 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学校文化的特性
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整体性的特点) 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④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a、学校的物质化有二种表达方式: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c、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3、学生文化
4
1)学生文化的成因: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
②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
③多样性,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④互补性,学生文化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互补。
(五)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2)身心发展的动因
①)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
内发论者一般强凋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②外铄论(荀子、洛克“白板说”、华生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③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足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巾产生作用的结果。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的发展、心里的发展;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不同年龄阶段)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
①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的不平衡的。如,两个生长高峰。
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如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①男女性别的差异 ②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