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指导(打印) 下载本文

看与不看,考试范围在这里。认真与不认真,分数在这里。

小说阅读技巧指导

安县中学2012级语文组 李兴旺

做大阅读题的总体原则是:

(一)先看文章的题目,对文章的内容做出大概的推测。

(二)再看文章后边命题人设计的问题,由此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意向。使接下来的阅读有针对性。

(三)读原文。要边读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标出一些关键的词语,包括副词性的定语。注意总括性的词语(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等),序数性的词语(其一、首先等),然否性词语。解释性词语。还有冒号、分号、破折号等。找准题限。

从总体上把握文义时,可以撇开具体的事例,只抓住议论性和抒情性的句子,这样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四)对应试题,进行第二遍阅读。此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就能把握这篇文章的大意。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

★特别警告:答案一定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整合。

短篇小说阅读

小说文体常识 :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一、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设题角度:

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 ③人物形象的作用

设问模式:①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分析。

②小说塑造的**这一主要人物,有何意义? ③小说又写到了**物象,有什么作用? (一)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用其他人物来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

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二)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

①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感情倾向是褒是贬。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形象要具有代表意义)

②找出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注意作者借他人对人物的评价,归纳概括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1 / 4

看与不看,考试范围在这里。认真与不认真,分数在这里。

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赏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其次,结合社会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带来的某种启示。

②物象的作用: 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作用不外乎主要任务的性格特点,揭示主题的作用;有时物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的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次要人物的作用:为主角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的作用;解释或者暗示主题;线索人物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二、鉴赏小说的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设题角度: ①概括故事情节;②概括小说情节的特点; ③概括小说某情节的作用。 设问模式: ①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②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一)概括故事情节

1、抓住小说的线索:事物线索,《项链》线索就是项链;人物线索;情感变化线索;对比冲突线索,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冲突就是情节的主要线索。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

小说的线索一般分单线和双线两种。要求分析文章的线索一般都是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明暗双线的交织必须有一个共同点来连接。

明暗两条线索的好处:

2、抓住小说的场面:找出小说人物活动时间、地点、人物;运用“某人某事某地做某事”的格式可以概括情节。

(二)微型小说情节的典型特点: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出人意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结尾);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情节叙述特点: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条理清晰。

倒叙:故事的结尾或者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品主体还是按照顺序故事情节。《祝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突出矛盾双方,突显主题。

插叙:顺序中插入相关内容。为以后的情节做铺垫,埋下伏笔。

(三)小说某情节的作用: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情节安排的作用;点题或突出主题的作用;站在读者位置考虑情节作用。

情节安排的五大作用:

①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回味。

⑤中间行文有伏笔铺垫,一般来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三、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2 / 4

看与不看,考试范围在这里。认真与不认真,分数在这里。

设题角度: ①环境描写的特点 ②环境描写的作用

设问模式: ①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分析其在全文的作用。 ②第*段环境描写有什么特点,说出其作用 (一)环境描写的特点:(景物给读者的感受)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考虑景物特点;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器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对主人公活动场所的创造,暗示社会环境时代背景。 ③揭示人物心理感受,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营造某种气氛;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⑥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和深化。(文章的结尾) 《祝福》结尾环境描写

(三)环境描写的手法:①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远近结合,俯视仰视;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静衬动、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白描等。

四、鉴赏小说的主题

作品或文章所显示的总的思想意义,也就是作者在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文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总的意图。

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答题规范得分点:①明确观点;②分析理由,恰当引用原文、联系现实;③艺术效果;表达。

五、鉴赏小说艺术特色

(1)鉴赏一:题目

①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 ②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 ③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④以主要人物为题 ⑤以特定环境为题 (2)鉴赏二:人称 (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事物。 (3)鉴赏三:结构

文章或段落开头: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 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 (4)鉴赏四:表现手法

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衬托或烘托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

3 / 4

看与不看,考试范围在这里。认真与不认真,分数在这里。

(5)鉴赏五:情节

①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②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6)鉴赏六:描写方法 (见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 ) (7)鉴赏七:语言特色

朴素,华丽,幽默,机智,讽刺,凝练,隽永,委婉含蓄

常用鉴赏术语,如:意境,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主线(索),脉络清晰,形象生动,含蓄隽永,说服力,感染力,生动具体,细致入微,极富新意,形象化,漫画式,人物性格(广义),典型环境,文眼,文章基调凝重悲凉,激昂明快,等等。

【小试牛刀】

永远的蝴蝶 台湾﹒陈启佑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小说多次写到“雨”,这“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2.“我”为什么把樱子比做“蝴蝶”?

3.小说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4.对该小说的分析鉴赏有错的两项是( ) A.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B.小说两次写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突出了樱子美丽清纯的形象,也表达了“我”对樱子永不磨灭的爱。

C.文中最能够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D.造成樱子车祸的原因是因为“我”只带了一把伞;如果“我”带了两把伞,“我”和樱子一起去寄信,樱子就不会发生车祸了。所以对樱子的死,“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的心里也就特别的难受。

E.“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秋深了”,表现了“我”在失去樱子以后的悲痛欲绝,“我”的感觉似乎也已发生了错乱。

F.该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但由于作者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从而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