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名词解释 下载本文

绪论

生活史 (life cycle)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parasitic zoonoses) 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有些寄生虫可以一直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人偶然进入该地区时则可从脊椎动物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人,这类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寄生虫病就是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

伴随免疫 (concomitant immunity) 属于非消除性免疫见于血吸虫感染,活的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原有的成虫不发生影响,可以存活下去,但对再感染时侵入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力,称为伴随免疫。

转续宿主 (paratenic host or. transport host) 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虫,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称为转续宿主。

带虫免疫(premunition)属于非消除性免疫一种类型,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对宿主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被清除,而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如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可引起异位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指一些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如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寄居在人体可引起内脏或皮肤等部位损害(幼虫移行症).

循环抗原(CAg) 活虫体排放至宿主体内的大分子微粒,主要是虫体排泄,分泌或表皮脱落物中具有抗原特性的物质.

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 人体感染寄生原虫后,既没有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共生(symbiosis)生物界中,任何生物,只要在它们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或终生与另一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就被称为共生(symbiosis)

共栖 (commensalism) 两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物,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益;

互利共生 (mutualism) 两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物,双方均获得益处并互相依赖;

寄生(parasitism) 两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物,-方受益一方受到损害者则称为寄生。通常受益的一方称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宿主(host);寄生物为动物者称寄生虫(parasite)

生活史(life cycle) 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掌握寄生虫生活史的规律,是了解寄生虫的致病性及寄生虫病的诊断,流行及防治的必要基础知识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三部分组成.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若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例如纹沼螺和鲤科鱼分别是华支睾吸虫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在前者体内行无性生殖,在后者体内仅幼虫发育.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储蓄宿主或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这些脊椎动物在流行病学上称之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例如:血吸虫成虫可寄生于人和牛,牛即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机会致病寄生虫: 一些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宿主后,在其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

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带虫者(carrier) 由于宿主与寄生虫相互适应的结果,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是寄生虫病的特点之一,人体感染寄生虫比较轻或者为少量多次感染,在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后,不经治疗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感染.寄生虫可在人体内生存很长一个时期,发病较慢,持续时间较长,免疫力也不明显.

原虫

滋养体(trophozoite) 具有运动,摄食和生殖能力的原虫生活史期统称为滋养体期。

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athogen) 在寄生原虫中,有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却在这类宿主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这类虫种称为机会致病原虫。

速发型子孢子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侵入人体肝细胞后在发育速度上可能是多态的,即有发育快的,称速发型子孢子。

迟发型子孢子(brachsporozoites,BS) 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侵入宿主肝细胞后,在发育的速度上可能是多态的,即有发育慢的,称迟发型子孢子。

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 stage) 肝细胞释放出的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型殖子侵入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

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stage) 疟原虫子孢子侵入体内,进入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称为红外期。 再燃(recrudescence) 急性疟疾患者在疟疾发作停后,如体内仍有少量残存在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又可出现疟疾发作临床症状, 称再燃。

复发(relapse) 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但肝细胞内的休眠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期,侵入红细胞内进行大量增殖,引起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休眠子(hypnozoite) 间日疟原虫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发育慢,经不同时间的休眠期,然后被激活,发

育为裂殖体并继续分裂殖子再进入血流,经休眠期的疟原虫称为休眠

吸虫

微尾蚴是吸虫幼虫阶段的一种,因此类尾蚴的尾部较短小,如短球状,故称微尾蚴,见于并殖吸虫尾蚴。 急性血吸虫病常见于无免疫功能的人群一次大量感染,发病多在成虫开始产卵以后,临床表现类似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血清病,其机制可能是成虫产出大量虫卵,在血内虫卵抗原多,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

晚期血吸虫是由于病人长期反复感染血吸虫尾蚴而未得到及时治疗而致,临床表现有巨脾,侏儒及腹水三型,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及结肠息肉的癌变,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尾蚴性皮炎主要指畜类或禽类血吸虫的尾蚴进入人体,由于人体是非适宜宿主,不能在人体发育为成虫,而引起人体皮肤的超敏反应,出现皮炎损害,这类尾蚴在我国发现有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尾蚴和包氏毛毕吸虫尾蚴等。

集卵沉淀法是一种提高粪便中虫卵检出率的方法,即将较多的粪便(30克,也可用一次全量粪便)经水洗沉淀或尼龙袋淘洗法,将虫卵集中在沉渣,再吸取沉渣镜检出找虫卵。常在 血吸虫病检查中应用。

血吸虫病侏儒症是晚期血吸虫病的一个类型,因血吸虫病影响内分泌的功能,导致病儿生长发育障碍,形成侏儒症。

叉尾蚴是吸虫幼虫的一种,即尾蚴的尾干后有分叉的尾,见于裂体科及颚形科吸虫的尾蚴,日本血吸虫的尾蚴即是。

干线性肝硬化是肝间质沿门静脉出现的纤维化,肝切面上仿佛有无数白色的陶烟斗管从不同角度插入肝内,通称干线性肝硬化,见于血吸虫病的肝硬化。

生物源性蠕虫是按蠕虫的流行病学意义分类,生物源性蠕虫是指在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阶段的蠕虫。

厌氧性吸虫代谢过程中不需要氧气,而进行无氧酵解,主要见于组织内寄生的吸虫,如卫氏并殖吸虫。

伴随免疫是一种非消除性免疫,即宿主体内的成虫不受免疫效应的作用,但对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宿主却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见于血吸虫病的免疫。

毛蚴孵化法是根据毛蚴孵化需在适宜温度的清水中,短时间可孵出毛蚴的特性,而设计早期检查血吸虫病的方法。可将集卵沉淀的沉渣置三角烧瓶中孵化,优点是不需显微镜,检出阳性率较高。

绦虫

自体内重复感染(auto-infection)自体内感染是猪囊尾蚴病的感方式之一,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

棘球蚴砂(hydatid sand)细粒棘球虫幼虫棘球蚴内的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从胚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蚴砂或囊砂。

中绦期(metacestode)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中绦期。

泡球蚴病(alveococcsis)或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hydatid disease) 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多房棘球蚴(开称泡球蚴)寄生大体引起的疾病,称泡蚴病或多房性包虫病。

线虫

土源性线虫: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称为直接型,肠道线虫多属此型。

生物源性线虫:在生活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的线虫,为间接型,组织线虫多属此型。如丝虫,旋毛虫。 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不出现于外周血液,集中于肺毛细血管,晚上出现在外周血液中,称夜现周期性 迁延移行现象:人体感染十二指肠钩虫时,部分幼虫在进入肠腔以前,停留于某些组织中很长时间,之后才陆续到达肠腔,发育成熟。这样的迁延移行过程可长达200天以上。

卵胎生:有的线虫如丝虫直接产出幼虫,称卵胎生 匐行疹:巴西钩虫和犬钩虫等寄生动物的钩虫,不易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但它们的幼虫侵入人体后,在皮肤内持续移行,可致皮肤幼虫移行症.这种移行途径常常是蜿蜒弯曲的,引起的皮疹也呈匐行线状,称为匐行疹。 播散性超度感染:该类感染常见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胞毒药物或艾滋病患者,幼虫可进入脑,肝,肺,肾等器官,出现腹泻,肺炎,出血,脑膜炎和败血症,可致病人死亡。

森林型旋毛虫病:在自然界中,上百种野生动物有旋毛虫感染,这些动物相互残杀吞食或食入因本病死亡的兽尸,而互相传播,从而构成森林型旋毛虫病。

都市型旋毛虫病:在城市,猪与鼠间相互传播,导致人群感染旋毛虫,构成者市型旋毛虫病。

昆虫

虫媒病(Mosquito-borne diseases)由节肢动物(昆虫)引起的疾病,例如:白纹伊蚊的叮咬可传播登革热。 生物性的传播(Biological transmission) 病原体在媒介昆虫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或形态,崐或数量,或两者均有,或病原体经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崐子代)后方具有传播该病的能力。例如疟原虫必须在崐按蚊体内经配子体-合子-子孢子等发育繁殖后才具崐有感染力。

经卵传递(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病原体可经过媒介昆虫的生殖细胞传递到下一代,使下代也具有传播该病的能力。例如:恙虫病,系恙螨的幼虫叮咬恙虫病人后发育到成虫(自由生活)恙虫立克次体经卵细胞传递到子代恙虫幼虫(寄生),该幼虫叮咬健康人而得恙虫病。

变态(Metamorphosis) 昆虫经幼虫发育到成虫(性

成熟),不仅外部形态,而且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态习性及行为等等不同的总合称变态。例如:蚊经幼虫-蛹-成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