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作者:何晓文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科研实力和水平是高职院校实现办学水平、内涵建设提升的坚实基础。然而,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和社会服务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进一步推动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的瓶颈之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3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0—0146—03 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基础条件差、缺少人才

优秀人才具有竞争实力。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大多老师缺乏科学研究能力,科研成果缺乏创新意识。存在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偏低等问题。同时,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认为高职院校层次较低,科研高不可攀,产生畏难情绪。高职院校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扩大招生作为解决办学经费困难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他们没有时间考虑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更新知识结构。部分教师的科研活动也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功利地进行,在目的达到后,也就停止了,必然使学校科研工作走向边缘化。近年来,中国的教师队伍越来越趋于利益化,对科研和教育工作更不放在心上,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一些教师忘记了工作的重要性,也忘了工作的真正意义。 (二)科研定位不准确,“立地式”科研服务意识薄弱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认为科研是“高、精、尖”的理论研究工作。对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和企业开展社会服务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很少有与企业的接触和相互了解,对工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和需求缺乏了解和研究,导致专业理论和技术落后于工业发展。科研服务社会更侧重于表面、讨论和自由实践阶段,缺乏深入研究科学应用的意识和氛围。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难以取得有影响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科研队伍尚未形成,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教师科研队伍的建设,以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但整体上看,缺少“传、帮、带”人才培养环境;科研工作处于“个体化”和“封闭化”的状态,缺乏合作与交流、凝聚力和向心力;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各专业还没有真正形成由专业(或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科学研究队伍。科研工作没有深层次积累和深入发展,很难形成一个高效的科研梯队。科研课题的范围很窄。科研成果大多为学术论文,比较简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实践生产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科研项目较少。没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力量,这严重制约了科研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制约了学校特色的发挥。

随着高校扩招,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设施,如书籍、材料、设备和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因经费投入不足,争取上级的项目和横向联合的课题不多、资助的费用较少,特别是有些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没有对高职院校发展经费的投入,生均拨款等经费保障不足,更奢谈专项科研经费了。由于条件不具备,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研究浮在水面上,很难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

(四)管理科研的项目和很多项目内容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必须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即便是独立设置了科研管理部门,人员编制也较少,工作量较大,无法对教师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考核注重教学工作量和质量的要求,对科技创新方面的要求较少,由于科研工作耗费的精力多,不像教学或兼职那样实惠,造成大多数教师只专心完成本职教学工作。高职院校鼓励教师到企业去锻炼,但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明确教师应该达到的实践能力标准,没有制定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制度和奖励措施,缺乏一定的监控和评价机制,教师从事产学研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无法达成实践锻炼和开展应用研究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

高校是什么呢?它是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为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让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主动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才。许多高校缺乏这种思考。 (一)教师必须提升科研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应提高科研意识,强调教师的双重素质,使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学科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够为生产和服务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技术服务和解决困难。具备应用和开发研究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要通过科研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完成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良性循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要重视起来,让学校的条件更好点,教师素质更高点。

学校也应该正确引导教师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努力改善科研条件和营造科研氛围,邀请专家学者做讲座或报告,搭建高层次的科研平台。使教师通过学术交流、课题申报、企业合作等,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能力,进行建设性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协调发展。

(二)明确高职科研定位,开展“立地式”研究服务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合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的科研定位也要面向社会实践。教师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结合自身企业生产技术研究方向的需求,以突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重點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重点发展联合研究项目的企业,并大力推广组合,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同时要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在职业教育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引导他们进行未来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科研:第一,着重开展对学校总体发展有推动意义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如精品课程建设、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第二,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培养、职业认证等热点问题的研究,如双证教育的组织实施研究、搭建中高职人才培养立交桥研究;第三,积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参加专业前沿知识学习、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改造小微企业项目的研发与创新工作等;第四,鼓励开展有应用背景的研究和对地方经济建设推进有意义的应用研究,如参与企业中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的开发等。

(三)培育专业带头人,以项目为依托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要通过扁平化管理改革,强化“二级管理”,扩大二级部门自主权,使各二级部门突出重点,凝练专业优势,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鼓励和提供他们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引进知名高校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带头人,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采取传、帮、带的方式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建立专业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队伍。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以项目研究为依托,结合自身优势,建设以学校相关专业团体为媒介,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工程研究中心、研发中心、名师工作室为研究载体,中青年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科研创新团队。联合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为参与科研的教师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通过科研项目提升科研团队的整体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