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十九两极下的竞争试题 下载本文

主题十九 两极下的竞争

【课标链接】

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4、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5、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6、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知道欧洲联盟。

7、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8、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考点梳理】 1、冷战

冷战政策:美国对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非战争遏制政策。 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目的与实质: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过程: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政治) 发展:1947年,马歇尔计划(经济) 1949年,美国建立北约(军事) 1955年,苏联建立华约(军事)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建立意义: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美苏两级格局)正式形成 影响:美苏争霸,使世界不得安宁;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2、二战后的美国

经济“巨无霸”:原因: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 特点:(1)经济迅猛发展

(2)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外向型经济为主(如对外投资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音乐:爵士乐:20世纪初 , 非洲、南美和欧洲文化汇集而成 摇滚乐:20世纪50年代,

电影:好莱坞:“梦幻工厂”(卓别林《摩登时代》)

3、挑战美苏两极(西欧、日本)

(1)欧洲走向联合(经济政治一体化):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 原因:发展欧洲经济,提高国际地位;抗衡美国;避免欧洲战争 过程:

1952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91《欧洲联盟条约》 1958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7 欧洲共同体 1993 欧盟(马约生效) 1958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99 发行欧元(口袋里的欧洲) 发展目标:政治经济一体化 作用:经济: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政治:提高了欧洲国际地位,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 (2)日本经济大国之路 表现:7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大经济体 原因:外因:美国经济扶植;

内因:民主政治改革;引进先进技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教育先行,培养人才;贸易立国,政策连续。

影响:经济实力增强,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要求成为常任理事,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

4、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斯大林模式) (1)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时间:1953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 经济: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对工业。 政治:反对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2)东欧:匈牙利改革 时间:1968 卡达尔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经济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作用:使匈牙利由乞丐国家成为东欧消费者天堂 补充:

中国: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战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1947年印度独立 :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标志: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

独立后印度第一人总理:尼赫鲁(原子能、生物成就卓著) 非洲:1960年非洲独立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结束崩溃 美洲: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卡斯特罗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巴拿马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补充:

万隆会议(亚非国家会议):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线索导引】

两极下的竞争(二战后的世界) ↓ 冷战 ↓ 美苏两极格局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亚非拉殖民地

美国 欧洲 日本 苏联 匈牙利 印度 非洲 古巴、巴拿马

【高效提能】

( )1.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选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