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2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 下载本文

1.2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题组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013年高考上海地理卷)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这个计划可行吗?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据此完成1~2题。

1.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非常遥远。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

A.0.52天文单位 C.1.52天文单位

B.1天文单位 D.2.52天文单位

2.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会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①宇宙空间强辐射 ②火星引力强大 ③火星大气层稠密 ④环境长期失重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一个天文单位是一个日地距离,由此可知,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为0.52天文单位。第2题,志愿者飞往火星途中由于无大气层保护,宇宙空间辐射强,并且会遇到长期失重。

答案:1.A 2.D 题组二 太阳辐射

3.(2013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节选)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_,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可得出东多西少的降水分布差异。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距海远近的不同以及地形对水汽深入的阻挡作用。在回答影响因素时,只需要罗列因素,不需要作具体阐述。第(2)题,影响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势高低、天气状况等。四川盆地纬度较低,因此其太阳总辐射量低的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阴雨、雾天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

答案:(1)东部多,西部少 地形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四川盆地 阴雨、雾天多 题组三 太阳活动

4.(2012年高考广东文综卷)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人口迁移加快 C.生活耗能降低

B.风力电厂增产 D.卫星导航失效

解析:卫星导航利用无线电短波传递信息。太阳风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卷)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C.太阳活动

B.流星 D.太阳辐射

解析: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对无线电短波通讯会产生干扰。 答案:C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2015年上海黄浦一模)2013年9月13日凌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美国航空航天局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了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据此回答1~3题。

1.“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

A.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后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近距离相望 B.沿途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轨道面 C.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 D.观测到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2.描述“旅行者”1号目前所处位置时,最合适的应该是在( ) A.地月系 C.银河系

B.太阳系 D.河外星系

3.“旅行者”1号若在今后的飞行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解析:第1题,太阳系八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木星是体积最大的行星;

八颗行星大多自西向东自转,但金星逆向自转;太阳耀斑或黑子的周期性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第2题,“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即位于包含太阳系的银河系。第3题,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和液态水。适宜的大气成分不一定以氮、氧为主。肥沃的土壤不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答案:1.A 2.C 3.B

读1996~2009年月黑子平均数监测曲线图,回答4~5题。

4.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C.日冕层

B.色球层 D.太阳风

5.未来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出现在哪一年( ) A.2024年 C.2022年

B.2015年 D.2016年

解析:第4题,黑子位于光球层上。第5题,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结合图可知2022年会出现太阳活动高峰。

答案:4.A 5.C

(2015年东莞模拟)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回答6~8题。

6.下列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