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研究 下载本文

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依法治国目标的提出给国家审计监督部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国家公共资产、资源等的安全高效使用,国家有必要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目前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效果不甚明显,需要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加快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审计监督 全覆盖 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实现审计监督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是促进依法治国战略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国家审计监督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国家公共资金、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等,都要接受国家审计部门的监督审查。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对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也是新常态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本文首先对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展开了探讨。 一、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高素质的审计人才资源匮乏

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对象范围比较广泛,审计内容复杂

繁多,面对艰巨繁杂的审计监督任务,国家现有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数量不足,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更是严重匮乏,难以满足现实审计工作的需要,这成为了制约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实施的重要瓶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国家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审计监督技能之外,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灵活的应对不同的审计对象;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面对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时要铁面无私,面对突发状况能够沉着应对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审计监督全覆盖实施过程中,这类高素质的审计监督人才严重匮乏,国家应加大力度对人才进行培养。

(二)交叉、重叠、分割的监督资源布局

当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结构相对还比较混乱,主要是因为政府职能的交叉、重叠、分割,政府整体性缺乏导致了监督资源的割裂。目前我国有一些部门机构在职能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等现象,并且监督的职能、手段、机关性质等存在类似,造成监督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被监督对象的负担,严重影响了监督效果,甚至会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在社会上的公信力。由此可见,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实施过程中,国家有必要加大对监督资源的整合力度,优化审计监督布局,从而提高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科学性。 (三)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相对滞后

为了确保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效性,国家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必须结合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方法、技术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审计部门更应该加大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力度,改进审计监督工作模式,促进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的早日实现。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时大多数是采取传统的方法和技术,缺乏创新性,也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落后的工作模式难以为审计监督全覆盖这一艰巨的任务的实现提供支持。 二、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审计监督大局观念

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是一项全局性和系统性都比较强的工作,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和审计部门树立监督大局观念,从国家全局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国家要不断加大对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视,增强审计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审计工作要以国家发展大局为中心,紧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为首要目标,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严格打击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一切不良经济行为,切实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的全面实施。

(二)加大审计人力资源整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