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元月调研测试化学试附评分标准 下载本文

2017年—2018学年度9年级元月调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 N-14 O-16 Si-28 CI-35.5 K-39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事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 酒精挥发 C.纸张燃烧 D.潮湿衣服被晒干

2. 绿色碘盐、高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碘”“铁”“钙”指的是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3. 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导致人体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甲烷 D.二氧化硫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A B C D 6.某气体可能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可能只含有氢气 B.可能只含有甲烷 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下图表示该固体混合

物在受热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开始反应时计时)。纵坐标表示的是 A.剩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 B.剩余固体中KClO3的质量分数 C.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生成O2的质量

8.右图所示装置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 的干燥棉球。如图所示缓慢通入CO2气体,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正确,且既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与水反应的是

A.③④变红,①②不变红 B.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C.④比③先变红,①②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二、非选择题

28.(4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右图所示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甲”或“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 (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煤在空气中燃烧 C.水的蒸发 D.水的净化

29.(5分)甲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 微观 示意图 甲 乙 丙 丁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1)甲、乙、丙、丁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 (2)甲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该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元素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分子数目 D . 原子数目

(4)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 。

30.(6分)元素X、Y和Z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A、B、C分别是由X、Y和Z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X Y Z 元素 相关 该元素原子的该元素组成的单钙元素组成的信息 结构示意图为:质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单质约占最硬的物质 空气体积的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约占空气体积的21%的物质是 ;该物质由 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若A中不含Y元素,则B的化学式为 ,B→C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分解”)

(3)若B中不含X元素,则C→A的化学方程式是 。

3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体装置已略去,实验

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Ⅰ.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Ⅲ.。。。。。。。。

(1)步骤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由步骤Ⅱ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3)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4)步骤Ⅲ,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 (填序号),可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A. 细铁丝 B. 硫 C. 水 D . 食用油

32.(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实验中需制备约1.1 g二氧化碳气体。为此,实验室李老师准备了足量大理石和稀盐,以及相关的仪器、药品。请回答:

(1)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 相似(填序号)。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2)计算实验室准备的大理石中至少含有碳酸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