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湿邪致病的症状有沉重、秽浊不清等特征(1分)。③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具有症状上黏腻不爽,病程上缠绵难愈的特征(1分)。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引起下肢及下焦部位病变(1分)。

59.反治,又名从治,是指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全一致的病证(2分)。反治的常用治法有:①寒因寒用,即以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0.5分);②热因热用,即以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0.5分);③塞因塞用,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0.5分);④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0.5分)。

60.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1分)。 人体之精的概念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①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生命的生殖之精,是人体之精的本始含义(1分);②广义之精:指人体之内的一切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等(1分);③一般意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精,只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1分)。

六、论述题(61~62题,每题10分,计20分)

61.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2分)。肝气的疏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血与津液的运行输布:气能行血,行津,肝气能调畅气机,故能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输布(2分);②促进脾胃的运化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肝通过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2分);③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以气血运行通畅为基础,肝气疏泄能调畅气机,促进血行,故能调畅情志(2分);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及肝气的疏泄功能(2分)。

62.邪正盛衰决定病证的虚实:实,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2分);虚,是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正气不足,邪气不盛或已退,难以出现剧烈的邪正斗争,出现一系列虚损、衰退、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2分)。 邪正盛衰与虚实的

6

变化有关:①虚实错杂,包括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兼有实邪)(1分)与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兼有正虚)(1分);②虚实转化,包括由实转虚(邪气久留,损伤正气)(1分)与因虚致实(正气不足而邪气积聚)(1分);③虚实真假,包括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1分)与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1分)。

7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二(A2)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计30分)

(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泻南补北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 10.“水火既济”是指( )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

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

8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 )

A.十五别络 B.胃之大络 C.浮络 D.皮部 E.孙络 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 )

A.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D.冲脉为血海 E.胃为水谷之海

16.“以升为健”的脏是( )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

17.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 )

A.失血伤津 B.失血伤气 C.失血伤营 D.失血伤精 E.失血伤脉 18.肺在血液循行中的作用是下列哪一项( )

A.基本动力 B.助心行血 C.推动作用 D.调节作用 E.贮存血液 19.胆属于( )

A.脏 B.腑 C.奇恒之腑 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 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 20.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 ) A.手指末端 B.胸中 C.足趾 D.头面部 E.背部 21.下列哪一项是血虚补肾的理论依据( ) A.肾阴为五脏阴气之本 B.肾精可归肝化而为血

C.先天之精生后天之精 D.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根 E.肾气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 2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 )

A.气能生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行津 D.津能化气 E.津能载气 23.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 ) A.外感性 B.相兼性 C.地区性 D.季节性 E.转化性

24.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 )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瘀血 E.寒邪 25.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 ) A.喜 B.恐 C.悲 D.惊 E.怒

26.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 )

A.邪正盛衰 B.气血失常 C.阴阳失调 D.津液代谢失常 E.以上都不是

9

27.阴盛格阳属于( )

A.实寒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E.寒热错杂

28.阳热体质患者,受风着凉,出现热性证候,其机理主要与下述何项有关( )

A.外邪性质 B.地域因素 C.情志因素 D.体质因素 E.气质特点 29.“大实有羸状”的疾病本质属于( )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实转为虚 D.因虚致实 E.真实假虚

30.具有闭阻不通症状的虚性病证,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属于下列哪一种治疗法则( )

A.实者泻之 B.虚者补之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E.攻补兼施 二、多项选择题(31~36题,每题2分,共12分)

(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31. 以下属于五行相乘的是( )

A.水气凌心 B.肝气犯脾 C.肝火犯肺 D.水不涵木 E.心肝血虚 32.下列哪几项是循行于上肢外侧面的经脉( ) A.大肠经 B.胃经 C.小肠经 D.胆经 E.三焦经 3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34.形成瘀血的病因病机有( ) A.外伤 B.气虚 C.气滞 D.血虚 E.血热 35.下列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

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D.转化性 E.地区性

36.下列中哪些是在祛邪原则指导下确立的治疗方法( ) A.发汗 B.涌吐 C.攻下 D.活血化瘀 E.益气 三、填空题(37~43题,每空1分,共18分)

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治疗原则有( ),( )。 38.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 ),( )。 39.饮食致病的类型包括( )、( )和( )。 40.过劳包括( )、( )、( )三个方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