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 重要历史事件(很全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油田的发展史) 下载本文

青海油田重要历史事件

发现油砂山

柴达木,号称\聚宝盆\,是中国版图上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近代史上,她吸引着无数探险家和地质家们神往,法国人古柏察、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人斯文.海定、中国地质学家孙建初……。

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政府提出\开发柴达木\口号,在盆地设置屯垦开发机构,并策划修建了一条\青-新\简易公路。1945年,国民党政府西北工业研究所和西北地质调查所提出建议,组建考察队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行矿产资源调查。1947年,国民党政府拨款1.9亿元(折合1980年人民币约4.19万元),抽调西北工业研究分所、西北地质调查分所、西北石油地质勘探处人员组成\甘青新边区及柴达木盆地工矿资源科学考察队\,于当年5月底从兰州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骑骆驼、马匹,沿党河横穿祁连山到达柴达木盆地。前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对柴达木盆地的植被、水文、地质、矿藏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

12月中旬,测量工程师周宗浚、地质专家关佐蜀等考察队员来到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柳泉一带,听修筑\青-新\公路的民工说,有人曾在红柳泉东面的山坡下拣到一种黑色石块,用火可以点着。沿着线索考察,终于在红柳泉以东15公里处发现了露出地面150多米厚的油沙岩石。大家十分惊喜,冒着零下30℃的严寒,在现场工作了三天,测绘了露出地面的油沙岩石地形图、地质构造图、横切剖面图等,测量工程师周宗浚在实测图上将此地命名为\油砂山\。考察结束后,关佐蜀、周宗浚分别撰写上报了《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柳泉油田地质初报》和《青海柴达木盆地扎哈油田简报》,并附上了\油砂山\的地形图、地质构造图、横切剖面图等资料,提出了《对于开发柴达木之建议》。但是,由于当时战事吃紧,国民党政府无瑕顾及此事,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勘探开发被搁置下来。油砂山,从此开始出现在祖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图上,成为柴达木盆地石油宝藏的标志,石油勘探工作者神往的地方。

初探柴达木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费待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石油。

1954年3月,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在西安召开全国第五次石油勘探工作会议,根据当时掌握的国民党政府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的石油资源情况,决定派遣石油地质队伍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行地质调查。4月份下旬,一支由480多人、6个地质小队、1个重磁力队、一个三角测量队、一个手摇钻井队组成的柴达木地质大队,在大

队长郝清江和地质师张维亚等同志的带领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骑兵连护送,从西安出发,途经兰州、玉门、敦煌、阿克塞,沿若羌古道,过拉配泉,穿索尔库里,跨戈壁,趟沙漠,边修路,边推车,餐风露宿,艰难地行走了十多天,终于从金鸿山口翻越阿尔金山,到达柴达木盆地西部的红柳泉地区。

柴达木石油初探十分艰苦。地质勘探队员在野外工作、生活,最大的困难是缺水。队上几十个人的工作、生活用水,全靠几匹骆驼,每五六天送一次。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只发一茶缸水。早晨用一口水漱口,其余用来洗脸。洗完脸,再把毛巾里的水挤入脸盆,放在一边沉淀,晚上收工回来再用沉淀过的水洗脸、洗脚。每天在野外勘探测量,来回走十多公里路,经常爬山越岭,袜子上的脚汗很多,但没有水洗。于是,有人发明了一种\干洗法\,在吃午饭休息的时候,将袜子埋在被太阳晒烫了的沙子里,让热沙子吸干脚汗,然后搓掉沙子,再把袜子穿上。身上衬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任其让汗水浸湿了又干,干了再被浸湿,最后硬的象一块帆布。平时,地质队员最怕在野外迷路,随身带的水喝完了,要用骆驼和自己的尿来维持生命。地质队在野外吃不上新鲜蔬菜,每顿饭基本上都是黄花、木耳、海带、粉条。为了搬家方便,几个人住一顶三角帐篷,每人配备一床被子和一条皮褥子,都在地上睡觉。睡觉时,最难过的是夏天的中午和冬天的晚上。夏天中午,帐篷外太阳烤的你流油,帐篷里闷的你汗流浃背,透不过气来。冬天晚上,单帐篷挡不住严寒,早上起床,被窝里凉飕飕的,被头、帽檐全是哈气结的白霜。要是遇到刮风下雪就更惨了,几个人龟缩在一起,下面铺两床被子,上面盖两床被子,身上穿着棉衣棉裤,头上戴着狗皮帽子,半卧半靠一直熬到天亮。有时,夜里会突然刮起八九级大风,狂风裹着沙尘滚滚而来,把帐篷掀的老远。大家从梦中惊醒,一部分人去追帐篷,一部分人去拣被风刮得四散的衣服和用品。等到风势减弱,大家把帐篷和衣物找回来,天也快亮了。可回头一看,被子和褥子全被埋在沙土里。当时,地质队有位\秀才\编了一首顺口溜:\天上无飞鸟,遍地不长草。四季少雨雪,风吹石头跑。上面烈日晒,下面热沙烤。冬天寒风吹,夏天蚊虫咬。整月缺水喝,常年不洗澡。指甲当汤勺,虱多用沙炒。拉屎往高爬,撒尿用棍敲。脸蛋黑又红,对象不好找。唯有油气多,大家都说好。\真实地写照了地质勘探队员们的艰苦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地质大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经过一年多的地质调查,核实了油砂山、干柴沟有很厚的含油砂层出露,发现了盆地西部第三系沉积岩厚度达三四千米,其中有很好的生油层,发现了油泉子、油砂山、油墩子、七个泉等18个可能储油构造和9处油苗,确定柴达木盆地具有勘探面积大、沉积岩厚度大、背斜构造大、生油岩条件好等特点,具有十分乐观的油气勘探远景。

沙漠领路人

现在的青海石油人,不论男女老少,只要一提起依沙·阿吉老人,都怀着一种十分崇敬的心情。

依沙·阿吉是乌孜别克族,新疆且末人。从小在柴达木放牧、经商,对盆地情况十分熟悉。他知道柴达木哪里有山包,哪里有沙漠,哪里有盐泽;能说的清天气在什么时候会下雨、刮风、下雪;更明白哪里的水是苦的,喝了会拉肚子,哪里可以找到甘甜的泉水。有人称他是柴达木的\活地图\。

1954年,地质大队进入柴达木盆地勘探,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找不到道路和淡水。当时地图对柴达木盆地的标识只有几个圆点。按这些圆点的标示,既看不出哪里是路,也不知道哪里有淡水。没有水,不要说无法工作,就是生存都很困难。地质大队安营扎寨以后,专门组织了一个找水分队。头一天,几十个人在戈壁沙漠上挖了一个又一个坑,没有见到一滴水。第二天,好不容易在一座沙山脚下挖出了水,大家高兴地跳了起来。可是捧起来一尝,苦得人喘不过气来。大队领导决心在盆地找向导探路、找水。通过多方走访调查,终于在若羌请到了依沙·阿吉老人。从此,依沙·阿吉老人跟随地质大队南征北战,在勘探途中为地质队员们探路,寻找骆驼和人要喝的淡水。地质队的驼队和帐篷里,经常可以见到他矫健的身影,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后来,他又成为柴达木盆地其他勘探大军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建立农场,他带领调查队察看荒地,走遍了2000多平方公里的尕斯草原,查明了16万亩的可耕种土地;修筑\茫(崖)-马(海)\公路,他带领筑路测量队,穿过上百公里的雅丹土林;勘察铁路走向,他当向导,在盆地穿戈壁,跨盐泽;考察青藏高原动植物生长规律,他走在科考队伍的最前面,带着大家在昆仑山里钻冰川踏雪原……。短短的几年时间,依沙阿·吉老人行程数万里,给石油、地质、公路、铁路、农业、科考等勘探队伍带路,足迹遍布柴达木盆地的每个角落。有关领导看他年迈,走路不太灵便,准备给他专门派一辆汽车,他回绝了:\在沙漠里赶路,汽车还赶不上我的骆驼呢。\老人信奉伊斯兰教,有人建议给他开小灶,他摇头:\出门背个小灶多不方便,还是怀里揣个馒头省事。\茫崖工委成立时,上级要请他当茫崖工委名誉副主任,他赶忙找到工委书记说:\我当个骆驼工蛮好的……。\老伴生了个女儿,他给起了个名字叫\柴达木罕\。1961年,年近80岁的依沙·阿吉老人因病去世,留给后人的遗嘱是:\我死了之后,就安葬在柴达木,你们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要离开盆地,这里是我们的家……。\依沙.阿吉,柴达木初探时期的领路人,为青海石油勘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不图名,不要利。他的精神和事迹,被油田职工一代一代传诵,他那矫健高大的身影,永远屹立在青海石油勘探开发厅。

中苏专家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