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大擢魁小学 赵庭 第 11 页,共 229 页 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2)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3)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5)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1)(出示练习一 ,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3)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 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4)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5)专项练习:练习一 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快乐分享: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课本第9页13题 四、快乐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56×1.3=72.8(千米/时) 5 6 验 1.3 ×1.3 ×5 6

1 6.8 算 7 8 5 6 6 5 7 2.8 7 2.8 答:鸵鸟是最高速度是72.8千米/时。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教科书第11页的例6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大擢魁小学 赵庭 第 12 页,共 229 页 理解积的近似值,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举,体验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小组合作,运用旧知迁移。 教学准备: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快乐启航: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

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快乐体验: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大擢魁小学 赵庭 第 13 页,共 229 页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 0 .2 8 6 3 . 2 7 2 . 0 4 × 0. 3 2 × 1. 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 1 2 三、快乐分享

1.课本第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快乐收获: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课本第12页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的推导与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设置问题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迁移推理,小组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大擢魁小学 赵庭 第 14 页,共 229 页 教学准备: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快乐启航: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 ×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3.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4.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5.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快乐体验: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同桌先交流再汇报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大擢魁小学 赵庭 第 15 页,共 229 页 三、快乐分享:

1.课本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0.025米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0.048米 际面积。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快乐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本13页4题。 板书设计: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交换律 a×b=b×a 例8 0.25×4.78×4 0.65×201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0.65×(200+1)

乘法结合律 a×(b×c)=(a×b) ×c =1×4.78 乘法结合律 =0.65×200+0.65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4.78 =130+0.65

=130.65

六: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位置

一、 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 教材分析:

这一学段的《确定位置》是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

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是从以下几点来设计的:凸显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激起思维的火花;强化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和简约化的思维品质;在一定的场景中相机介入数学历史,使学生经历知识的逻辑重演,让课堂浸染文化的意蕴;与本课内容相呼应和衔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作有机的渗透和延伸,为学生奠定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