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浙江海洋学院 下载本文

精品文档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2、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3、生物脱氮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PPT版)

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为氮气而被除去的过程。(课本版)

4、泥龄

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以θC表示,单位为d。

5、污泥比阻

单位质量干滤饼的过滤阻力m/kg,比阻抗值越大的污泥,越难过滤,其脱水性能也差。

6、水体自净

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7、废水生物处理

定义1: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及转化功能,以废水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降解、转化,废水得以净化。

定义2: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 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 (课本上有两种定义,自己选择哈!)

8、BOD5

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20℃,5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课本版)

9、破乳

破坏液滴界面上的稳定薄膜,使油、水得以分离。

10、有机负荷(NS)

污泥负荷率是指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BOD5量,kg BOD5/(kgMLVSS·d)。

11、SVI

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静置30min后,每克悬浮固体所占的体积(mL)称为污泥体积指数(SVI)。

12、毛细时间

其值等于污泥与滤纸接触时,在毛细管的作用下,水分在滤纸上渗透1cm长度的时间,以秒计。

13、米氏方程

v?vmax?S?S?vmax

Km??SKm??S。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式中:v——酶促反应速度;vmax——最大酶反应速度;ρS——底物浓度; Km——米氏常数。

14、吸附

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称为吸附。气体或液体物质吸附于固体表面的

作用力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范德华力引起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这种力引起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另一类是化学力,吸附质分子与吸附剂表面的原子反应生成络合物,需要一定的活化能,这类吸附称为化学吸附。

15、萃取

将一种选定的溶剂加入到待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中,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该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将原料中所需分离的一种或数种成分分离出来。

增加的内容: 1、气固比

溶气水经减压释放出的空气量与需浓缩的固体量之质量比。(PPT版) 溶解的空气量与原水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比值。(课本版)

2、反应级数

在速度方程中,反应物的浓度指数m,n分别称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各组分反应级数的代数和称该反应的总反应级数(m+n)。

3、Fenton试剂

Fenton试剂由亚铁盐和过氧化氢组成,当pH低时(一般要求pH=3左右),在Fe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就会分解产生·OH,从而引发链式反应。

2+

4、交换势

指酸性阳树脂或碱性阴树脂对不同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吸附交换的亲和性,亦即选择交换的能力。交换势大,交换离子越容易取代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也就表明交换离子与树脂之间的亲和力越大。

5、活性污泥

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6、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的实质是不溶性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其他同性离子的交换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性化学吸附。 7、厌氧消化

在无氧的条件下,又兼性厌氧细菌及专性厌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使污泥得到稳定,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气等。 8、发酵

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9、呼吸

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辅酶2,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过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型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0、生物脱磷

在厌氧-好氧或厌氧-缺氧交替进行的系统中,利用聚磷微生物具有厌氧释磷及好氧(或缺氧)超量吸磷的特性,使好氧或缺氧段中混合液磷的浓度大量降低,最终通过排放含有大量富磷污泥而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目的。 11、SV(污泥沉降比)

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二.问答题

1、何谓活性污泥法?画出其基本工艺流程并说明各处理构筑物的功能作用。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具体流程见下图:

各处理构筑物的功能作用:

初次沉淀池,主要作用去除污水中的SS,并对BOD有一定的去除作用(20~30%)。 曝气池,主要作用去除污水的有机物,以及起搅拌作用使混合液呈悬浮状态。

二次沉淀池,从曝气池出来的混合液在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并对污泥进行适当的浓缩。

2、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污泥浓度三者关系如何?试叙其在活性污泥运行中的重要意义。

SVI(污泥指数)=SV%×1000/MLSS g/L 。污泥指数SVI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为50~150,污泥指数MLSS一定的情况下,可计算出30分钟沉降比SV%,故可通过测定30分钟沉降比,很简便地判定曝气池内污泥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画出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图,并简述其工作过程。

简单版

厌氧池中为磷的释放、部分氮的氨化和部分有机物的降解;缺氧池中为反硝化反应;好氧池内发生磷的聚集和硝化反应,分别去除磷和氮。工艺流程如下: 课本版

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区,同时进入的还有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泥,聚麟菌在厌氧环境下释磷,同时转化易降解的COD/VAF为PHB,部分含氮有机物进行氨化。随后污水进入缺氧反应器,主要进行脱氮。硝态氮通过混合液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传输过来,部分有机物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而得到降解去除。混合液从缺氧区进入好氧区,混合液中的COD浓度已基本接近排放标准,在好氧反应区除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外,主要进行氨氮的硝化和磷的吸收,混合液中硝态氮回流至缺氧反应区,污泥中过量吸收的磷通过剩余污泥排除。工艺流程如下:

3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