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BOT和BT项目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XXX县BOT和BT项目实施方案

一、前言

(一)BOT模式和BT模式的定义

BOT是英文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移交)的缩写。BOT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

BT是英文Build(建设)-Transfer(移交)的缩写。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目前采用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二)项目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BOT和BT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筹集建设资金的问题。 (三)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30号《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第四章第七条“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

目,根据业主的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 、建设--经营--转让(BOT) 、建设—拥有--经营(BOO) 、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T)等方式组织实施。”

2、国务院颁布的国发[2004]年20号《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利用特许权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DOT和BT面临的风险

1、法律风险

目前没有为BT或BOT专门制定的法律,项目融资担保和BT模式中涉及的回购协议没有相对应的法律条款支持。

2、政治风险

由于BOT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一般都较长,任何政策上的变动都会给BOT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

3、资金风险

BT项目建立的前提是未来政府财政收入的真实增长,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撑BT项目时,BT项目会极大损害投资人的经济利益。未来BT模式的可能受到政策钳制,这也加大BT模式的政策风险。

4、融资风险

项目的准备、招标、谈判、签署与有关的建设合同,移交(回购)等阶段,涉及到政府的许可、审批以及贷款担保等诸多环节,操作的难度大,人为障碍多,而融资成本也会因中间环节增多而急剧上升。 5、监管风险

由于项目中的法律关系、合同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监管难度大。

6、质量风险

由于业主只直接与BT方发生业务关系,项目的落实可能被细化,导致项目分包现象严重,使得项目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核实投资人所融资金的来源,降低资金成本; 2、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防止筹资不足或过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3、适当维持自有资金的比例,合理安排负债,尽量减少融资前期工作的经济支出;

4、政府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在法律上不便与投资方形成经济合同关系,政府可组建一个项目法人或委托下属单位或委托咨询中介公司,代表政府行使业主的权利,履行业主的义务;

5、政府在招标确定投资方时应严格审查投资方的施工资质,投资方可以为一方也可为联合体;更要严格审查投资方的融资能力与经济实力,例如,投资方的银行信用等级、财务状况等等;

6、签定合同时,应规定双方的行为细则,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项目确定

(一)BOT模式主要适用范围

目前主要是收费或价格形成机制较为健全的经营性或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包括以下几类:

1、收费的高等级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城际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项目;

2、城镇源水供应工程、以发电或城镇供水等经营性效益为主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等水利建设项目;

3、城镇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煤气(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