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概论 下载本文

罗平县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摘要:罗平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政策法规不健全以及开发利用不够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最大问题。本文以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乡为例,探讨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罗平县布依族

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是云南省仅有的几个布依族聚居乡之一,这里有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腊者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同时还是云南省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和第七批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腊者布依族乡土建筑群总体分布面积约2.7平方千米,始建于清代晚期,经历了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是迄今为止云南省数量最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布依族民居建筑群。建筑群营造结构多样,布局合理,能适应低海拔、湿度大、谷深林密的自然环境。其文物主体包括不可移动的干栏式吊脚楼建筑群、石桥、祭祀神树、祭祀活动场所、老人房、石板路、整体楼梯、榕树、水车等174处,以及染缸、纺车、织布机、风箱、掼槽等可移动文物360个,构成了建筑群整体的文化景观。布依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但如何才能真正传承和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值得深刻的探讨和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1]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现状分析 1、总体风貌现状

总体风貌的现状,直接决定着这一区域有没有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和关键。腊者村的整体风貌总体良好,其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具有保护和研究价值。但整体现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民居已经被拆建为现代汉族式砖混结构建筑,在体量、用材、色彩上与布依族的传统民居不相互协调,严重的影响了传统格局和整体景观。

布依族的传统民居属于干栏式建筑体系,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吊脚楼、半吊脚楼和地楼三种机构形式;但纯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正逐步被现代砖石结构的地楼所代替,除此之外,纯木质结构的房子,受虫子的侵害也很严重。并且在地域的分布上与新建的改良型民居混杂交错,影响整体风貌;如果不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聚落的传统民居风貌将逐步消失。 2、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就连最基本的交通和教育设施都跟不上,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面还比较大,经济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就拿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腊者非物质文化保护区来说,虽然政府投入了相当的资金,但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腊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来说,其进村道路、供电设施、有线电视、无线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具备,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很大一部分村民的饮用水任然还存在困难或不达标,公共卫生设施、给排水设施以及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也很低。生活能源方面,全村建设有沼气池户20户,少量农户以用电为主,其余多数农户仍以烧柴为主要的生活能源,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仍有待加强;环境卫生方面,目前全村无统一的污水处理和排水管网,各户的生产机生活污水由明沟直接排入田地或汇入多依河,对多依河的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全村无公共垃圾集中处理场所,各家的固体垃圾就堆放在自家的田间地头,对土壤会产生潜在的污染因素;消防设施方面,由于腊者村传统民居建筑群多为木结构干栏式吊脚楼,村民的生活能源又以薪柴为主,具有一定的火险隐患。 3、自然环境现状

一般来说,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少,植被完整、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腊者村也一样,在自然环境方面,是有绝对优势的。全村辖区内森林植被较好,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其中杉木林面积3781.3亩,龙竹林200余亩。桉树林地100余亩。村庄的东面公路上方的高山山全部是石质山地。生长着稀疏的灌木杂草,可以作为放牧第和薪柴山,总面子达到1138.1亩。现有经济价值的森林面积合计4081.3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80%。耕地面积250.53亩,占全村面积的5%。人均耕地面积0.52亩,人均杉木面积7.98亩,人均龙竹林面积0.42亩,生态环境极其优越。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多依河发源地。多依河发源于师宗县,沿着罗平坝东北方向流至学田,转向东南至花房,以地下水形式流至腊者复出地面。复出处有南北两处涌泉,相距约有50米,均为石灰岩山体内汇水的天然涌出。目前周边均为农田,无水源标志牌及保护围栏,水源地河床完整,水质清澈,无明显的水体污染现象。 4、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腊者村现存的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形式如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民歌对唱、民间医药等很具有代表性和原真性。整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民族凝聚力,社会风气良好。 传承和保护液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1)由于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冲击和影响,布依族传统的织染技艺中的防线技艺已经面临失传,做出来的产品,严重的缺失了手工产品所固有的特殊质感。(2)竹编产品的种类过于单一,目前现有的产品仅限于农村生产生活用具用品,缺乏创新。(3)由于以杉木为主的林业生产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布依民族的中药资源日趋枯竭。(4)部分口传文学作品已经流失;(5)神山、老人房一带等祭祀场所的自然、人文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6)具有布依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吊脚楼,由于建盖年代久远,现在大多数民房都已破旧不堪,已失去了观赏价值,有些构成危房的,已被改造成了砖混瓦屋面、小平房等,民居保护难度大。(7)村内道路硬化了主干道,支道未硬化,雨天道路泥泞,晴天灰尘飞扬,村内道路两侧脏、乱、差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8)村内服务体系薄弱,不能为游客提供餐饮、食宿、民族工艺品生产表演等服务,游客进来后玩不好、留不住。(9)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单一,没有充分利用多依河风景区的区位优势发展旅游经济。

三、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议

如何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少数民族人民创造并传袭下来的文化精华,以旅游作媒介,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绿化美化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将少数族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打造文化生态水乳交融、村民宾客亲如一家的旅游新品牌,结合罗平县腊者村云南布依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区的特点和实际,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规划布局。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为基础做好规划布局,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详细制定好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2、加强非遗项目以及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建立健全项目以及传承人的档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及非遗项目传习所,加强对外展示,以青少年为传习对象,定期进行培训。成立各种协会,如文化旅游产业协会,以织染、竹编、民歌对唱、民间医药等为主要内容,争取将传统的手工技艺走向市场,并申请手工技艺的“非遗产品”认证。对山歌、民歌等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抢救性的录音盒摄像,记录和整理口传文学作品,支持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传承人参加国家、省、市、县的各种展示宣传活动,有计划德组织当地的对歌等娱乐性活动。 3、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保护;第一、在民居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重点保护民居及一般白虎民居两种保护对象,实施挂牌保护。挂牌保护民居有当地村民小组与户主签订合同,保证民居不予拆除,维修时按照原样维修;村民小组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对合同户在房屋维修、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予经济补助。对于文物保护对象的重点保护民居,维修时还要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维修。第二、严格控制非传统民居的建设。支持上级旅游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新民居建设另行择地建设的方案,并对新民居建设的用地指标、环境整治、风貌、体量、高度、色彩、用材指标、价格、审批程序等方面做出统一的规定,以保持村庄的整体风貌。第三、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现有民居木质构件受到的病虫害侵袭进行处理。第四、组织以本村工匠为骨干的传统民居修建和修缮队伍,负责对本村民居的维修和施工,并对传统民居进行创造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室内改造。

4、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村内道路、村内供排水设施、电力电信设施、消防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沿河的民居改造为特色餐饮和旅游商品街,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池,改善生态环境,避免生活污水对天然河流的污染。

5、对全村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在不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对现有的杉木进行抚育间伐,采伐弱小杉木,从小径材的利用获得经济效益;规范种植,科学管理好现有的龙竹林;在林中隙地、村旁、宅旁、河边等地,。增加选中本地优良树种,培育特色中药材,这样既可保持水土,又可提供蔬菜栽培需要的辅助材料。在民居集中区域,有政府补助和村民集资集中建设大型沼气池,既能满足村民的生活能源需求,有可以减少薪柴的使用,降低对林木的采伐,减少烟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开发旅游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力度封山育林,防止水土流失,强化生态环境,大幅提高环境景观质量。项目的建成,对于宣传和保护布依族的民俗文化,完善多依河景区旅游资源整合,突显多依河自然风光与人文风光的结合有独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1年编写的《罗平县腊者村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