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下载本文

浅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两种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本文首先介绍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关系,说明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存在着差异性及相通性的辨证关系;其次,简单分析了当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两者融合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科学精神能通过科学知识的创造、普及和传播,提高人的智慧、增强人们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文明化。“人文精神是现代文明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类的实践才更自觉”[1]。可以说,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因此,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在当代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两种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指向”[2]。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却很难下一个定义,或者说很难下一个能使别人也满意的定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历史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具有民族性,不同地方的人会对它作出不同的理解,给出不同的定义。因而,全面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及关系是讨论二者融合意义的首要的理论问题。 1.1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关于科学精神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侧面给以了界定。从狭义上看,科学精 神是科学家群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它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作风等诸多因素,它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是对科学研究主体要求的一种理性升华,是激发科学活动的思想动力。科学史家默顿把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概括为: 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后来加斯顿又补充了创造性。对这些精神规范的认同、坚守和践行,把追求科学的过程当成人至高无上的幸福,既是一种对科学文化的承袭,也是一种科学人“从业”的内在精神要求。

从广义上讲,科学精神就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活动和科学成果中的思想或理念,是从科学中凝练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体系。“它源自科学活动,但又不为科学活动者所专有,而是人类从长期的科学探索和科学成就中积淀衍生出来的精神气质的集中表征,是科学情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优良传统的总和”[3]。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以此为核心,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塑造并输送了一系列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精神,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规范。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以人为指向和尺度,处处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人文精神总是与价值关怀相关联,对善的追求是人文精神的目标。在人文认识中,感悟的、直觉的、形象的、情绪性的等非理性手段受到推崇,并且要调动人的情感、意志、好恶等一切主观因素,将其融于人文认识的成果中,从而使人文认识成果具有人格的特征[4]。此外,人文研究还扬弃了科学的对象化思维模式,其对世界的解释、评价之着重点由外向内,特别关注主体间的理解与沟通,致力于自我的领悟。由于人文研究的这些特征,所以形成的人文精神就特别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文文化的作用,强调人的精神生活,注重精神力量,强调依靠人文文化等推动社会的进步,追求人生真谛[5]。 1.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区别又统一互补,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应该在思想与实践中实现两者的融合。

科学精神追求客观事实和真理,而人文精神则将重点放在人的价值追求和内心关怀上面。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观察外部世界时,要从客观因素出发。人文精神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评价现实世界时还要从主观需要出发。因此,二者认知客观世界的出发点不同。同时,科学精神要求我们要无条件地遵循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人的任何社会活动都要在客观规律的支配下进行。人文精神则主张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所以,二者对人和客观世界的要求不同。所以,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另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相通性。科技进步可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运用到人文精神中去,促进人文认识的发展,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的异化现象,只有用人文的方法才能更科学,人文精神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主体都是人,目标也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两者是紧密联系,相融相通的。

此外,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也在变化和发展之中,新时代的科学已经不再完全是近代的科学;同样的,新时代的人文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两者的关系是充满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科学;充满了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2、 当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意义 2.1 当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状态,长期的分裂状态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对立与分化,在现实生活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与分裂也越来越明显。与之对应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立与分裂也越来越严重。科学关心事实,表现为相对性、有限性、暂时性;人文关心价值,表现为绝

对性、无限性、永恒性[6]。这样两种互相排斥的作用决定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具有分裂和冲突的可能性,可以说它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生冲突的一种最深刻的根源。斯诺的演讲中提到的科学和人文这两类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际上这两类人矛盾的背后就折射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与冲突。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与冲突主要是由于片面强调科学精神和片面强调人文精神。一方面,科学精神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引导,对工具理性的极度利用,导致科技的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人文精神排斥科学精神,无限夸大非理性因素,把一切危机都归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科学与人文的冲突,究其实质是人们对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和功能的不同评价引起的争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矛盾归根于人自身的矛盾。

2.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 人类既需要科学精神,也需要人文精神。时代的呼唤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发展,只有两者的协调发展,才能更快地促进社会的进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动力机制。新时期我国适应时代潮流,根据现实要求,提出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不仅关系我国,也是整个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的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个人、社会及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只眼睛,只有这两种精神同时具备,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才能更正确,实践活动才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科学精神要求人具有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质,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性和片面性,养成科学的思维,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而光有发达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只有将其掌握在具有高素质的人手中,且能为国家和人们着想,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否则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此时,缺少人文精神甚至比缺少科学技术更可怕。人文精神要求人类站在整个世界全人类的立场上,关爱生命,同时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人才是完整的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建构完整的人类精神世界。也就是说,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统一起来,构成人类精神文化的精髓。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承、互补合作,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2)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程度。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提供充实的物质基础,而要发展经济,就要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科技。但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不是单纯依靠科技就能解决的,我们不应忽视人文精神的指导。所以,增强科技道德意识,人文精神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今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不能危及损害社会的健康发展。科学的每一项发明和创造,都应该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公正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