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答案 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范围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因此。

2. 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和合理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

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

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因而难以验证。

3.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要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同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自身。 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本性。对象世界、人的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要想保持并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使其与对象的发展演变保持同步的更新。

第二,当代社会实践和现实为开放性提供了现实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最关键的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第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精神状态。

理论工作者要勇于和善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批判、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4.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因此,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研究社会,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解释人类历史的方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

第二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人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

第三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

人的实践活动解决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5. 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一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了问题便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科学。

二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时代矛盾的集中反映,饱含了时代的呼唤,现实的要求和矛盾最强烈地表现在人类所面对的问题之中。

三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要善于提出问题。如果问题没有意义,或者是一个伪问题,而后的研究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四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奥秘在于以问题为中心。社会科学理论产生于问题,它的发展是因为解决了问题。它的生命力就是提出和解决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

五直面“中国问题”是社会研究的根本要求。

6. 什么是解放思想?试述如何在检验和发展理论中做到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

实际结合起来,克服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

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有科学内涵和明确要求的,即“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冲破了把市场和资本主义划等号的传统思维定式,为、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模式,扫清了思想障碍。这是以思想解放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生动例证。

解放思想的标准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途径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标准和根据。大跃进时期丢掉实事求是去搞“思想解放”,曾闹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笑话。现实中一些盲闯蛮干,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以及各种短期行为等等,是对实事求是的背离、对解放思想的歪曲,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劳民伤财。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落实党的宗旨,促进发展、造福人民。据报道,有的城市发展中出现一种“强拆论”,认为“没有强拆就没有中国的城市化”,“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在这个奇谈怪论支配下,个别官员把行政法规当作发展的羁绊,甚至鼓吹为拆迁而“良性违法”,有的酿成命案。其实,在城市发展中,人民生活的提高,幸福、尊严和各种权益的实现,远比工程进度和城市面貌改变更重要。“强拆论”实质是把发展同人民利益对立起来,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亵渎,因而绝不是什么思想解放,而是思想的倒退和混乱。

7. 构成社会复杂的大系统的主要要素有哪些?其关系是什么?

8. 研究社会系统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分析认识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很多重要的方法论

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系统的整体性表明,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它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这就是所谓的系统的“非加和性”,即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

二结构性原则,

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社会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相应的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系统的功能也就必然发生变化。

三层次性原则, 系统的层次性,揭示的是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层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对系统的层次性研究表明,系统的不同层次既有共同的运动规律,也有各自特殊的运动规律。

四开放性原则,

系统具有开放性,即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正是通过这种交换,使系统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从而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

9. 人口系统是社会大系统存在的第一前提,那么它与社会大系统的其他组成系统的有哪些关联?

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

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系统是社会大系统存在的第一前提。 人口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

第一,人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首要要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 只有在一定数量的人口基础上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进行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二,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承载者和调解者。 第三,人是上层建筑系统的构成主体。

10. 简述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是矛盾。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和谐则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稳定、利益协调的社会,一个拥有化解矛盾冲突机制的社会,但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与冲突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