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的替代效应分析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的替代效应分析

作者:王春丽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01期

摘要:随着非现金支付体系的逐步健全,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迅猛,但是M0仍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于现金的替代表现为增量替代效应,非现金支付工具不可能完全替代现金,本文将从理论和国外的经验数据对此进行说明。 关键词: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现金;替代 一、问题的提出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现金流通比例最大的国家,市场货币流通量从2005年的2.4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底的5万亿元,6年时间翻了一倍。实际上随着商业银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资金结算方式已经不断改善,2005年以来全国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量连续保持较快增长,业务金额增速明显加快,非现金支付需求不断加大,2011年,全国共发生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338.31亿笔,金额1104.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1%和22.01%,但现金支付仍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65%。

二、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替代的传导途径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的定义,支付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货币转移行为。支付工具是传达首付款指令、实现债权债务和货币转移的载体,分为现金和票据、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现金是基于自身价值的支付工具,是价值的物质载体,现金由付款人向收款人的转手,意味着支付价值的同时转移,支付过程随即完成。而非现金支付工具必须通过支付系统进行特定价值的转移,双方给付交易凭据并不代表交易最终完成,还需经过法定资金清算机构进行最终清算,交易金额才能从一方账户转移到另一方的账户。目前来看,构成了我国现在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体系(如下图所示)。

就中国的国情来看,持币者手持现金的量的多少依次为交易需求用现量、预防需求用现量、投机需求用现量,剩余的现金以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其他资产形式储存,以追求更高的收益。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高流动性可以实现不同货币之间的快速、低成本转化,对于预防需求用现和投机需求用现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替代作用可以明显的显现,由于支付环境的差异,交易需求用现中的一部分用现量,非现金支付工具是无法替代的,而对于沉淀的现金,非现金支付工具更是顾及不到。

(二)从持币时间看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的替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曾指出“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中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中,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从现金的流通时间来看,本文将为分为四种。

即时性流转现金,交易的双方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现金搬家”,间隔时间差较短。 短期流转现金,持现者从一个金融机构支取现金后,手持较长一段时间,在社会上进行流通,然后再通过其他渠道回到金融机构。

长期流转现金,该部分现金会在持币者手中沉淀一定的时间,当产生大额的购买等需求时,再回到金融机构。

永久性流转现金,即产生的现金沉淀,主要是地下经济使用的现金和窖藏现金,而且该部分现金可以说是退出正常的流通领域。

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快速支付功能完全可以替代现金的即时性流转;短期和长期流转现金主要是交易使用现金,非现金支付工具由于避免了商户接受现金时因假钞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也减少了因保管、押送大量现金钞票带来的高频成本支出,尤其是对于一些金额较大的资金结算活动,可大大提高受理方的工作效率,节省开支,对现金的替代作用比较明显;而由于永久性流转现金的特殊用途,该部分现金是非现金支付工具替代效应的“盲区”。 三、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的增量替代效应分析

2007年以来,全国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量连续保持较快增长,业务金额增速明显加快,2007年全年业务量仅为154.53万亿笔,566.74万亿元,到2011年全年业务量达到388.31万亿笔,1104.35万亿元,5年来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到2012年二季度当季业务量突破100万亿笔,金额达到308.37万亿元。与此同时,现金流通量M0也从2007年一月底的2.79万亿,增长到2011年底的5.07万亿,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20%。非现金支付工具对于现金的替代并没有引起现金流通量的下降,相反,现金流通量依然在增长。

从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量与M0数量的比较发现,伴随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飞速发展,现金流通量也在继续增长而非下降,这是因为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只是在经济成长拓展的新增交易数额中替代了一部分的现金流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现金的增长将远比它实际的增长更多、更快,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增量替代”效应。 四、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替代现金的因素分析

尽管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个人支付领域快速渗透与扩张,理论上必然会对现金产生明显的替代效应。然而,微观层面上的调查数据显示,现金依然是目前居民POS点最重要的消费支付工具。德国和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先后于2007年和2008年所做的居民支付行为大型抽样调查显示,就交易笔数而言,德国现金支付的比率高达82%,澳大利亚为70%(John Simon et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al,2009)。从美国、英国、日本和欧元区这几大经济体的现金流通情况看,现金占GDP的比例(现金流通比例)在2002~2008年间基本保持平稳。欧元区在2002年欧元开始流通后的前几年,现金流通比例波动性较大一些,2006年后连续两年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不足2个百分点;美、英、日三大经济体的现金比例几乎没有任何变动。从人均现金持有量看,在2002~2008年中,除英国略有增长之外,其他各经济体均有较为明显的增加,其中,日本从5280美元增至7436美元,美国从2384美元增至2926美元,欧元区从1263美元增至3324美元,英国从997美元增至为1168美元。也就是说,从国外的数据看,这种“增量替代”效应依然存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现金流通比例保持平稳趋势,说明现金基本保持了与经济大致同步的增长速度,世界主要经济体人均现金持有量的提高趋势,则直接显示了现金流通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增长现实,其中,增长最缓的英国和美国6年中分别也有17%和23%的增长,而增长最快的欧元区有163%显著增长。

就我国而言,非现金支付工具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替代现金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 1.路径依赖现象。从居民个人来看,当客户选择某种结算方式后,会一直使用下去,即便有比目前更便捷的结算方式,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绝大多数居民个人结算需求者受传统交易方式、因素的影响,习惯于使用看的见、摸得着的现金,认为拿到现金才能放心,转账、刷卡看不见、摸不着,心里总是不踏实。

2.网络正效应现象。相对于古老的现金,非现金支付工具是一种新兴的支付工具,对呈现的增长应具有不断自我强化的特征,非现金支付工具越是增长,其规模越大,经济主体就越是愿意接受这种交易方式,其面临的增长机会就越大。假设我们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可接受程度设为R,现有的市场规模记为S,则有,只有当人们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更利于其的扩张和渗透。

3.信息不对称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现金结算工具的提供者—金融机构在推出非现金支付工具时,缺乏对服务对象—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者广泛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往往按照自己的想象提供结算工具,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二是金融机构向社会宣传非结算工具的力度不够、方法欠妥,客户对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不了解,对一些新的服务功能和优越性更是知之甚少,自然也就谈不上主动使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就是双方的不信任,其对非现金支付工具产生的不利影响,表现在交易记录的追溯、机器的故障等等。

4.金融排除性。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导致的农村金融服务的欠缺,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产生一定的阻碍。以“农民工卡”为例,目前农民工卡取款交易按照取款金额的0.8%收取(低于普遍卡1%),每笔最低1元,最高20封顶,查询不收费。但同时取款日限额为5000元,远低于普通卡的20000元,也就是说,只是手续费低了0.2%,而这个收费标准高于邮政绿卡的0.5%的费率。一位农民想通过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支取打工收入2万元,最短也需要4天时间往返4次到就近农信社才能全额支取,并且分4次支取就会产生80元的支取费用,高于通过商业银行异地取款50元的标准,因此有一部分“农民工”卡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