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述体育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体育史的研究对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体育物质形态、体育制度、体育风俗、体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四者之间和它们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体育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体育自身组成以及体育与社会其它现象的联系两大版块。2、学习体育史有什么目的和意义? 1、增长体育历史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2、开阔眼界,献身体育事业。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4、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体育文化遗产,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3、学习和研究体育史有哪些基本要求?1、要有正确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要以自已的思想去揣度古人,也不要用今天的标准去臧否昨天,力求历史地认识历史事物,还历史以本来面目。2、要重视资科的收集——体育史研究的方法较多,但现用得最多的方法还是文献资料法。占有的资料越多,就越好。3、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1】纵向——体育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地位和意义2】横向——体育历史事件的与当时社会的关系4、具体事件——原因、经过、意义、和影响5、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4、 试述体育的起源。 关于体育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史学界至今尚无统一之定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生产源说、教育源说、宗教派说、冲动源说、本能源说等,但持生产源说者较众,因为劳动毕竟是人类诸多社会现象的源头。1.体育产生的动因。人的本能的需要是体育产生的源泉,也是体育赖以发展的根本前提。体育产生的动因而言,除了劳动的需要以外,还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作斗争的生存需要,表述和抒发内心各种感情的需要。如教育、军事、娱乐、医疗卫生、宗教祭祀等,这些需要归纳起来,就是需要健康的身体,需要进行强健自身的活动,由此也就构成了体育产生的动因。体育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一种社会活动,正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包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和人本身的需要(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2.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体育是在原始社会条件下萌芽和产生的。它与原始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如劳动、教育、军事、娱乐、医疗卫生、宗教祭把等有着密切的关系。5、原始体育有何特性?1、原始性:——萌芽状态的体育(内容比较简陋;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2、平等性:原始性的一个方面,无阶级性,全体成员均可参加;因而具有全民性;3、初显的地域文化性——到今天,体育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6、为什么把原始舞蹈列入萌芽状态体育之内?舞蹈与体育有很多共同特点,比如都是身体活动,都有健身的作用。用现代的观点来看,某些健身性的舞蹈(非表演性的)本身就是体育的内容,如现代舞等。7、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哪些萌芽状态的体育?1、原始教育中的体育;2、原始军事训练活动;3、原始娱乐活动4、原始的医疗保健活动8、试述原始体育的三次飞越1、萌芽期的体育对于动物界基于本能的自发、
随意性身体活动来,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处于向更高的另一次质变过渡前的量变过程中。这另一次新的质变是萌芽形态体育从与劳动、生活过程的直接联系转化为间接联系,并从此获得今天体育的部分具体特征的过程。2、身体练习和娱乐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另一新的活动形式——竞技运动的出现。竞技运动的动作虽然同劳动动作在外观形态上还存在着联系,但在性质上却已经与之分离。竞技运动的产生是原始体育继身体练习之后发生的第二次质的飞跃。3、继竞技运动之后发生的原始体育的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质的飞跃,是以竞技运动为中心内容的原始赛会的出现。这一原始体育新内容之所以产生,除原有促动因素的作用外,巫术、宗教和军事冲突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从西亚、北非、南欧、南亚、东亚以及美洲各民族的史料判断,这类赛会是在原始社会向文明过渡的阶段出现的。当时在世界各地区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比赛中心(如卡尔拉克、马拉斯、巴姆巴斯、奥林巴亚、廖格依、库费伦、瓦什、斯托翁亨吉等) 9、 简述西周学校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阶段学校教育体系最为完备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作为教学内容,其中涉及体育的有乐、射、御。10、简述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体育有较大发展的原因。1、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其中,工具的演进(青铜器代替石器)又是主要根源。2、夏商西周时期继承了原始社会萌芽状态的体育,并在奴隶制的兴起、发展过程中,位之逐步发展起来。其一,军事上的需要促使对体育的重视,推动了体育活动的发展和提高。其二,由于进行各种祭祝、朝会大典及礼治的需要,为某些体育活动(如礼射、乐舞)制定了规矩。这种规矩,有些与后时各项运动的规则相似。其三,将体育(如射、御)列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对后世体育的发展,尤其具有深远的意义11、奴隶社会的养生思想是怎样产生的?长寿观念的产生促使人们去寻求长寿的途径,开始注意身心的养护;自觉地把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作为追求长寿的手段,并留心其后的变化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在认识生命现象时,人们的眼光已经从不可把握的神灵世界逐渐转向了可以认识和把握的现实世界,并且开始形成了注意整体、强调精气、平衡阳阳等基本保健思想,对后世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实践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1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体育的第上次高潮?一、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项目,在这一时期内已具雏形。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开展的一些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开始见于记载。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各种军事活动,直接推动了与军事有关的体育活动。夏、商、西周时期,不少体育活动也是练兵习武的手段,但是从规模、内容到方法,都不能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兵家辈出,他们所著的兵书,有的被后世奉为经典之作,其中与练兵选将、行军作战有关的体育活动,也长期被后世所沿用,共影响很大。三、 这一时期
内, 更清楚地显示了古代体育的社会职能。当时的体育活动除较多地为军事训练服务外,对于生产劳动、文化教育、保健防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春秋战因时期的体育,以客观存在的史实表明,它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具有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职能和显著的作用。13、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体育与夏商西周的官学体育有何不同?这一时期学校体育的特点:1、体育教育由“宫学”到“私学”2、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3、体育思想丰富,各有特点14、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军事体育和养生实践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步战兴起,对步兵体能和作战技能的训练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步卒主要的训练内容包括举勇、角力、举鼎、拓关、奔走、跳跃、投石和习剑,其中拳勇和角力最受关注。水军内容主要有游泳、操舟、强钩等。1、《黄帝内经》一书为代表的防病养生主张;2、老庄“顺其自然”理念为基础的静养主张;3、《吕氏春秋·尽数》一书为代表的动养主张。15、简述秦汉以后学校体育衰退的原因及状况。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随之,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的德、智、体教育由于受到经学取土制度的影响,其中与体育相关的武艺教学内容已成衰败态势,我国学校教育开始走上了一条重文轻武的歧途。学校体育的衰落状况:1、内容的减少2、文武分家16、何为角抵戏?角抵戏兴起的原由是什么?秦汉三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统一的多民族为封建国家的建立,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较长时期的相对安定,以及某些统治者的内外兴作和对体育的提倡,为体育的全面勃兴创造丁有利条件。 角抵百戏是我国古代一种综合性文体活动的统称.其内容庞杂,包括摔跤、举重、赛马、射箭、舞蹈、杂耍和魔术等诸多身体活动,汉代“百戏”是当时中国文化、艺术、体育的综合表演形式,它在民族交往与国际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分竞技和表演两大类,与竞技有关的百戏多隶属体育。17、简述汉代剑术功能变化的原因及意义。 1、秦代和西汉前期,随着步兵的进一步兴起,剑在战争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剑的作用日益重要,也就迫切要求改进剑的质量,加强其杀伤能力。为此,创身必须加长,同时要更加坚韧和锋利。实际的演进也正是如此。以楚汉战争时的剑同春秋及战国初年的剑相比较,可以看到剑身几乎加长了一倍,创刃则由两度弧曲变得平宜,且更加锋利。剑锋的夹角也逐渐由锐加大。这些变化说明,创的功能已经由主要是直行向前报刺敌人,转而主要是用刃部劈砍。2、由于骑兵的勃兴,,它使剑和剑术在战争中的地位相对降低,而在健身、表演、防身等方面的功能却相对增大;3、东汉以后, 剑和剑术在战场上的作用虽然相对降低, 但击剑作为一个竞技项目,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包括技术与战术两个方面)都发展得很快,因而使许多成法显得过时。18、简述秦汉时期导引养生的发展。 泰
汉三国时期,导引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由于医学取得进步,使导引在医疗方面更受到重视。汉代医家对导引临床作用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使用导引疗法的范围也愈益扩大。秦代以后,导引在养生方面的应用也有新的进展。主要体现为“却谷服食”“导引图”“五禽戏”19.、简述宫代盛行击鞠的概况及原因《大唐双龙传》当中曾经安排了勇猛的主角寇仲在长安与突厥人打了一场马球比赛,唐代的梨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完备的国立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在其中设有巨大的球场,经常在这里举行拔河、打球等活动,有一个很大的马球场。各地军队驻地中往往都有马球场,一旦有外地军队经过,就在马球场中招待他们吃饭,往往一次就有一两千人。其时灯火通明,那些军士就在马球场中列成一个个方阵,吃饭处就是做饭处,炉灶随处排开,热火朝天,吃完再打球,想起来颇让人神往。1、唐代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为文化的巨大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体育的高度发展创造了条件。2、帝王将相的喜爱2、试比较汉唐蹴鞠之异同。 唐代的蹴鞠具有以下特点:使用充气的球;出现多样的踢法;流行范围扩大。20、何为武举制?试述武举考试的内容及对武艺发展的影 武举制。创始于武则天长安2年(702年)。这是为了对付少数民族的外患,笼络庶族地主,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选拔武勇人材的必要措施,有划时代的意义。21、简述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唐代孙思邈的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保生铭》中,他对导气、行气、按摩等作了全面整理,继承了前代“动以养生”的思想,总结创编了“育儿法”“老子按摩法”“天竺按摩法”等。医家倡导科学。22、简述唐代中日体育的交流。唐代中日体育的交流可概括为:中国传统球类活动传入日本;围棋、射艺的交流频繁:中国百戏中的部分内容被日本吸收。23、隋唐五代时期体育的特点有哪些?第一,体育活动之多样化,可谓空前。大凡古代相传下来的各项运动,无论是武艺、球类、养生导引、 舞蹈、 球戏、杂技、水戏以及民间中流传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其它运动、游戏等,都初步定型。技术方法及理论的探讨,均有脉络可寻。因此它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学、诗歌、绘画、雕塑等方面,也有比较充分的反映,这是前代所不能相比的。第二,体育活动进一步深入到社会各阶层。这是由于较长时期的安定局面和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使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有所提高,体育作为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得到推动与发展。第三,国内各民族之间,特别是中国与邻近各国之间的文化、体育交流得到空前发展。这在杂技、舞蹈等方面尤为明显。中国的围棋、球戏、舞蹈等传播到海外,对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第四,妇女体育活动亦较前代有显著发展。舞蹈是妇女喜爱和擅长的项目,自不待言,而其它项目如球戏、奔棋、杂技等,亦莫不有妇女参加。这表明隋唐五代的妇女在生活上行动上较为自由。总之,隋唐五代是
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体育活动在多样化、定型化和普遍化诸方面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4、简述颜元在体育教育思想方面的贡献。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对体育的贡献有二,其一是积极倡导,身体力行;“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其二是提出了“动以致强”的主张并加以延伸。额元从青年时起,一生习武,从未间断而且技艺颇高,晚年在书院执教期间,还经常带领学生举石超距、击拳练力,比赛射箭。25、为什么说宋明时武术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理论和流派的形成是武术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1、武术基本理论的形成:武术基本理论主要包括3点,即气为武术本体:相反相成的武术技击原则;以仁为核心的武德思想。以上3点共同构成了武术理论的基础。2、武术流派的形成:武术流派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其一,其动作必万脱离实战以体现体育功能其二,其动作必须取自武艺以区别于它类运动;其三,其动作必须形成套路以区别于武艺和区分流派.26、谈谈宋明市民体育兴盛的表现及其原因。宋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的分裂战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了起来,唐代的厢坊制度在北宋演变为市、集镇等贸易场所,市民阶层发展。随着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扩大和提高,城市中出现了多种娱乐体育组织和丰富多彩的体育表演,颇受市民欢迎。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促使市民文化迅速勃兴,娱乐、体育活动进一步深入民间;27、后期道教养生有什么新发展? 北宋因统治阶级提倡而道教又大盛,政治势力超过佛教。研究道经蔚然成风,道教理论有大发展。著名道士张君房的《云发七签》一书,汇辑了大量导引养生资料,对后世影响大。著名华山道士陈传也是养生家。在修炼方面,此时内丹理论有重大发展。28、简述中国古代体育的特点。1、中国古代体育,是经过不同时期的流传融汇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除了华夏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外,还包括了在历史长河中由许多其它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环境并不利于带有强烈对抗与刺激色彩的竞技运动充分发展。因此,原始的朴素和谐的理想、中和融通的宽和精神,决定了中国古代传统体育的竟技性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那种带有强烈刺激性的形式,也就是说注重礼仪和实用性;2、体育活动与文娱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体育的又一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最初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体育活动,其娱乐性越夹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春秋战国以来,某些体育活动项目逐渐冲破“礼仪”的束缚,出现了娱乐化的趋势。许多富有技巧表演性、游戏性、趣味性和艺术观赏性的项目大量出现,而这一发展势头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3、华夏民族长期形成的清静淡泊、顺乎自然的性格,和谐共处、融合化一、贯通一体的理想及注重个人修身养性的务实精神,还导致了采用控制呼吸等方法以达到祛病延年目的的活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