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 一年级下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下载本文

1. 让学生观察图中老师的工作状态,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 2. 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老师还做了哪些事。 心灵视窗:

1.让学生回忆老师为自己做的一件事。

2.在小组内说说自己为老师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怎样做好老师的好帮手,不让老师操心。

心海启航: 1.演一演:

在生活中怎样做老师的好帮手。 2.说一说:

在生活中当好小帮手的方法。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里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12、我有点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害怕”情绪。

2.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调节“害怕”情绪。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害怕”情绪产生是正常的,知道主动调节“害怕”情绪及调节的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

21

教师课前了解学生容易感到害怕的情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风雨雷电”游戏

1.左手代表“风”,右手代表“雨”,左脚代表“雷”,右脚代表“电”。

2.全体学生站立。教师发令喊“风”,则学生举左手;喊“电”,则学生跺右脚。学生按教师口令做到相应动作。

3.动作做错者坐下。 二、主题活动

1.让学生仔细看图,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究竟在怕什么? 2.在小组内,把自己害怕的事物说出来。 3.把自己害怕的事物写在书上。 4.在小组讨论:如何克服害怕情绪。 5.全班交流。 三、游戏

在班上,肯定有你特别好的朋友,他们在学习上或生活上帮了你很多。想一想,在班上,你想让谁不害怕或谁会让你不害怕?请你走到他面前,相互拥抱。

游戏后,让学生分享拥抱后的自己的感受。

22

13、不拿别人的东西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家人和亲友给我们的每一样东西都带着他们的爱,我们要保管好。

2、不拿别人的东西,更不能索要礼物。 3、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去做 二、教学手段:

1、讲故事、听故事、叙述故事 2、动脑筋进行讨论、辩论 3、总结、提炼、感悟生活

三、教学方法:互动性、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天班里有位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讲了这样一件事:课件出示。

女儿小丽的文具盒中多了一支漂亮的中性笔,经家长询问原来这支笔是小丽在教室里捡到的,问了周围的同学都不是他们丢的,小丽又特别喜欢,于是她就留下自己用了。

同学们这样的事在你们的身边发生过吗?如果你是小丽的家长应该如何对她说呢?

2、经典导读: 教师总结谈话。

23

3、心灵氧吧 4、心海起航 5、感悟生活

出示身边的新闻,进一步感悟。

了解到这些,我们来想想:课件出示。其实生活中比金钱珍贵的东西有很多比如:

14、折叠小衣物

教学目标:

1.学习折叠红领巾、袜子和内衣裤的基本方法,并能变通。 2.让学生知道整洁有条理的生活环境会使自己和家人轻松愉快。

3.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折叠小衣物的基本方法;难道是将学会的折叠小衣物的方法应用与生活之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外套。学生准备:红领巾、袜子和背心;每组准备一套内衣裤和外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4

一、 活动导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讲讲,你折叠过小衣物吗?谁教会你的呢?

二、 主题活动 2. 折叠红领巾:

(1)讨论:为什么要折叠红领巾?

教师出示两根红领巾:一张干净整洁,折叠的很好;另一张揉成一团,皱巴巴的。

教师提问:你会折叠红领巾吗?折叠的很好的红领巾和不折叠,皱巴巴的红领巾,戴有什么区别?

(2)让会折叠红领巾的学生给大家演示自己折叠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学生的演示,教师讲解,肯定学生做的好的地方,纠正学生部规范的地方和错误方法;同时,组织学生观摩、讨论、交流,归纳出折叠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训练。 3.叠袜子:

(1)教师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叠袜子方法的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已经掌握叠袜子技能的学生做小老师,让其他学生娃子的折叠方法和要领。

(3)学生练习。

(4)讨论:为什么要把两只袜子包在一起? 4.叠短裤: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