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县志
明代倭寇祸莆(草稿)
(反侵略反压迫斗争史资料之一)
莆田县县志编集委员会
1963年11月
1
明代倭寇祸莆(草稿)
明代倭寇之骚扰,是莆田历史上最大兵祸之一。其对莆田的骚扰,开始于明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而以明中叶嘉靖二十二年至四十一年最严重。这20年时间里被兵达15次,其蹂躏地区,东至江口、涵江,南起南日岛、平海、笏石、黄石至莆郡城,沿这两线的各乡村以抵于滨海各地,概遭其劫掠。最后一次,莆田郡城被陷二个月,自11月至第二年4月,寇还据莆不退,调浙、赣等地兵来,才平定之。20年间倭寇15次祸莆,烧杀劫掠,极其凶残,人民起来抵抗牺牲的,被掳被杀自杀的数以万计,财物被劫去,被破坏烧毁的更难胜记,给莆田人民以很大的灾难。特别最后一次陷城,城内外尸首枕藉,腥秽不堪,群众财物,官家库藏,被劫无遗,民房、官署、祠宇、寺观、典籍,焚毁殆尽。倭寇对福建的骚扰,北则福宁、福安、宁德,南则惠安、南安、同安,以及福州、福清、仙游、永春等地皆被兵,受害的不单是莆田,但莆田却是被祸最烈,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为惨重。
一、 倭寇的来历
考倭寇在唐代就有了。唐林披述刺史黄峰迁居云:“自桂州航海归,道颉洋,避倭兵,风浪飘荡,登延福山,爱山水之秀,因居焉。”又林藻行述云:“从南越海道归,见蒲田延福山山水之秀,因家焉。”南越就是现在的广东,延福山就是我县现在的囊山。可见唐时倭寇就出没沿海一带。但倭寇成为侵扰我国之外患,却还是在明代。盖自元至元到大德,30余年持续对日本用兵后,日本同我国的关系就很紧张,禁其人民同我国通商,纵其边民侵扰我国沿海。元中叶后,其国分为南北朝。至明初,南并于北,遗臣流落海上,和海盗合伙,海
2
盗之势更盛,屡次骚扰我国沿海各州县。明太祖即位的第二年,即颁谕日本,努力改善中日关系,并派使臣持诏责问日本寇侵沿海的问题,日本不答。于是明太祖就在沿海整饬海防,置兵防倭。洪武二十年,派江夏侯周德兴来福建。当时江侯到莆田相度地形,增筑平海、莆禧城寨,加强海防工作。至永乐初日本受明朝封赐,辽东总兵刘江大破倭寇于望海埚后,于是寇掠才见稀少。我县也是从明永乐八年10月倭寇在平海舣岸,被平海卫指挥同知王茂击溃后,一直至嘉靖二十二年的130年中就都没有倭警。至明中叶嘉靖二年,中日通商决裂之后,倭祸才又开端。谷应太《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记载:“世宗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5月,日本诸道争贡。……左京兆大夫内艺兴遣僧宗设,右京兆大夫高贡遣僧瑞佐及宋素卿(宋本中国人,投奔日本而归附日本者,此次竟充日本贡使来中国),先后至宁波,争长不相下。故事,番货至市舶司、阅货及宴坐,并以先后为序。时瑞佐后,而素卿狡。贿市舶太监先阅佐货,而宴又坐设上。设不平,遂与佐相讎杀,太监又以素卿故,阴助佐,授之兵器。而设众强,拒杀不已,遂毁嘉宾堂,劫东库,逐瑞佐及余姚江。佐奔绍兴,设追之城下,令缚佐出,不许,乃去,沿途杀掠至西霍山洋,杀捕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执指挥袁进、百户刘恩,又自育王岭奔至小山浦,杀百户胡源,浙中大震”。就是因为这一段纠纷,嘉靖下令罢市舶司,禁止对日通商。但是市舶司罢去,对日通商却禁不绝,沿海豪势之家仍同日本商人交通,日本海贾仍然往来自如,由此又再挑起了倭寇对沿海的骚扰。《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又载:“自罢市舶后,凡番货至,辄主商家。商率为奸利负其债,多者万金,少不下数千。索急,则避去。已而主贵官家,而贵官家之负甚于商,番人泊近岛坐索其负,久之不得,乏食,乃出没海上为盗,辄搆难,有所杀伤,贵官家患之,欲其急去,乃出危言撼当事者,谓番人迫近岛,杀掠人,而不出一
3
兵驱之,备倭固当如是耶?当事者果出师,而先阴泄之,以为得利,他日货至,且复然,如是者久之,以嘉靖二年后,倭寇的骚掠就频繁起来了。山东、江苏、浙江受扰较早,及浙江倭大恨,言挟国王资而来,不得直,曷归报?必偿取尔金宝以归。因盘踞岛中不去”。所巡抚胡宗宪招降毛海峰,计杀陈东麻叶,复杀毛海峰、王直,浙江及江南的倭祸才平定。而其余党就窜来福建,于是倭祸中心移来福建。所以莆田受蹂躏最利害的,是发生在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5年)以后,而在嘉靖三十年至四十二年特别严重。
所谓倭寇,日本人实际只是其中一部分,有很大部分是我国人和他们同伍,或入海同真倭一起为寇,或潜在大陆做奸细。祸莆倭寇中也有莆田人和漳泉人。莆田各地都潜有内奸。《明史·日本列传》载:“大抵真倭十分之三,从倭者十分之七,倭战则驱其所掠之人为军锋,法严,人皆致死,而官军素惴怯,所至溃崩。”陈伦炯《海国见闻录》云:“倭寇者,薩峒马岛人也。其始市舶于永嘉,薩岛渔者18人,被风吹入中国,奸人引以为乱,髠鬚矱额,什以旁近土语,迁相攘掠,群称倭奴。”《皇亲文献通考》说:“明代入寇者,薩摩肥后长门之人居多。市舶所集,内奸勾引故也。”再看赵翼《廿二史劄记》:“嘉靖中倭寇之乱,先有闽人林汝美、李七、许二诱日本倭劫海上,继有汪直、叶碧川、王清溪、谢和等据五岛,煽诸倭入寇。又有徐海、陈东麻叶等偕倭入巢柘林、乍浦等处劫掠。内地亡命者附之,如萧显、池南山、叶明等实繁有徒,……是奸民不唯向外番滋事,且引外番为内地害矣。”(原注:郑晓传谓倭寇中国,奸民利倭贿,为之乡道,以故倭人所据营砦皆得要害,尽知官兵虚实,倭恃汉人为耳目,汉人以倭为爪牙)。可见真倭是不多,内奸参加勾引,并互为耳目、爪牙。《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记载:“番人……盘踞海岛中不去,并海民生计困迫者纠引之,失职衣冠士及不得志生儒亦皆与通,为之向导,时时寇掠
4
沿海诸郡县。如汪五峰、徐碧溪、毛海峰之徒皆华人,僭称王号,而其宗族妻子田庐,皆在籍无恙,莫敢谁何。”日本史也载:“明太祖欲通涄日本,道阻不通,当时日本边民侵明之沿海,明称倭寇,甚畏之,足利义满统一南北朝之后,遣使于明成祖,修邻交。成祖封义满为日本国王,边陲诸侯亦各自通于明,得其勘合符,盛行贸易,明之奸商结连朝臣,给日本之商民,睹物不偿价,于是日本商民愤怒,剽掠其沿岸。当时足利氏威令不行,四方不逞之徒,皆集于明之海岸。明之臣不平者,亦来投,倭寇势益猖獗。嘉靖间最盛,至嘉靖四十二年戚继光痛击之,破倭于平海卫,其难始止。”日本史的记载也与明史相同。可见所指倭寇,实际有日本人,也有我国人与之同伍。人数不但占大多数。而且如汪五峰、徐碧溪、毛海峰还称王。再从通倭的人来看,任何阶级都有,官僚、地主、富商、大贾、凶徒、逸囚、流氓、无赖等都参与。《嘉靖东南平倭录》载(见《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小民好乱者,相率入海从寇,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皆为倭奸细,为之向导。于是汪五峰、徐必溪、毛海峰之徒,皆我华人,金冠龙袍,称王海岛,攻城掠邑,莫敢谁何,浙东大震。至是巡按御史陈九德请置大臣,兼制浙、福,乃以朱纨为御史,巡抚浙江兼领福、兴、泉、漳。……时浮人通番,皆自宁波定海出样,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往往诸达官家为之强截良贾货物,驱令入舟。纨因上言:“去外夷之盗易,去中国之盗难,去中国之盗易,去衣冠之盗难”。国内有“衣冠之盗”说得很明显。莆田受倭祸,也同样是这种情况。康大和《重建郡治记》云:“倭寇内侵,土民向导。”《戚少保年谱》及莆旧志载:“嘉靖四十一年,寇由三江口入屯,……是时福清、莆田、惠安三县各大村皆散布寇党”、“ ……船户请郡愿各奋身决死战,一鼓而前,歼贼百余级,侯熙兵阴遮道翼贼,船户反胜为败,多伤退。又虎匠数百人入杭头,以毒矢中贼,贼大溃,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