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的垒对出口的影响文献综述 下载本文

题 目: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

一、引 言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内容复杂,实施隐蔽灵活,近年来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保护主义的一项重要手段。其对我国出口具有极大影响,一直是我国贸易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近几十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水平,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现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展望,特别是我国各个行业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现状

(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涵义

“贸易技术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一词,正式出现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协议)中,其作用是:“期望保证技术法规和标准,包括对包装、标志和标签的要求,以及对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

目前国内对TBT概念的争论主要可概括两种观点(金祥荣,2001):一是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种贸易障碍,扭曲了国际贸易,是与贸易自由化相背离的。另一种观点 (朱钟棣,2007)则是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技术性贸易措施是等同概念,是否对贸易造成消极影响应具体分析。狭义的TBT所采用的技术性措施大都能用数量指标量化或通过明细的操作规程来实现,主要包括技术规章与规范、产品检验、检疫制度与措施、包装和标签要求以及绿色壁垒。而在广义范围内,现代的TBT既包括传统的以数量指标量化和明细操作规程为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也包括以劳工标准等社会条款为主的贸易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本质是政府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是政府调控和规范市场的手段,也是高新技术产品新的竞争手段,各国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本国利益。当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实现后,产品生产链的各个环节将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利益方为减少贸易障碍,通过经济手段相互影响和渗透,有利于减弱聊对生产环节的影响,关税与其他非关税壁垒的趋弱与消亡就符合这样的趋势。目前,尽管生产链的各个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而价值链的构成却与生产链的组成不同,因而

具有经济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往往占有价值链的高端,加之各国对经济技术发展与资源占有的不平衡,居于优势方期望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TBT对价值链的影响亦将越来越大。

(二) 国外研究动态

在西方,最先意识到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严重性的是欧共体。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考虑到了各类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以及行政规章制度会在相当程度上形成对国际贸易有序发展的障碍,因而早在1969年欧共体就通过了《消除商品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般纲领》,而欧共体的这一行动又直接引起美国在1970年向GATT提出并签署了《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乌拉圭回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谈判激发了学术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兴趣”。

1.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间的关系问题

在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概念内涵、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间的关系问题方面代表性人物是Robert.E.Baldwin。Robert.E.Baldwin在其书《国际贸易中

的非关税扭曲》(1970)中指出:“技术与管理法规,……通常与健康、安全或

其他一些重要的公共利益有关,经常成为不必要的贸易障碍,不反映国家间在安全或健康目标上分歧的差别构成对贸易不必要的扭曲,应当被消除。”

2.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选择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活动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而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相关学者即开始重视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在《标准、合格评定与发展中国家》(Sherry Stephenson,1997) 一文中从制度与政策的层面全面探讨了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技术标准应对问题,并进而得出“发展中国家的第一选择即是采纳现成的国际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化指导原则”的结论①。

在论文《标准、技术法规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世界银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调得出的最新证据》(Johns·Wills,Tsunehiro Otsuki,2004)中认为,标准和技术法规乃是影响企业经营和出口能力的重要因素,而适应技术规范的投资成本又约占企业经营总成本的10%左右,互认协议虽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供更多的出口机会,然而发展中国家却很难从发达国家间的互认协议中受益。

当然,如果没有现成的标准或法规,那么,按照sherry Stephenson的观点,发展中国家于地区的最佳选择便是:“采纳它们主要贸易伙伴市场上使用的标准,而不是制定它们自己的本地标准”。

3.基于经济理论的视角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深入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于经济理论的视角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Alessandra Casella在论文《无边界市场的产品标准联盟》(1996年)中从产业经济学之视角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并得出了“标准协调可以在产业层面上形成”的结论;考虑到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方面的重要地位,John S.Wilson和Michelle P.Egan通过研究后指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加速推进的进程中,彼此间协调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与保护》(Ronald Fischer, Pablo Serra,2000) 一书中探讨了技术标准的保护效果问题,并指出相关政府制定的最小标准既使表面上看是非歧视的,但实际上其仍属贸易保护主义的范畴。

《标准化政策与国际贸易》(Neil Gandal,0zshy,2001)中指出:如果国际上的网络外部性十分显著的话,那么,所有国家一般就都会彼此间相互承认所有的标准。

4.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方法

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方法西方学者的探索可见一斑,且成效显著。 在实证研究上,除OECD做了大量工作外,2000年,Tsunehiro Otsuki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后也证明了相关技术标准虽能在健康与生活质量方面取得相当的进步与收获,然而其对贸易与生产成本上升和出口贸易收入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①;由于IT行业具有着自身的技术特点,因此,1998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通过多方面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访谈后发现许多IT公司认为重复性和歧视性的检验和认证要求会严重妨害贸易的有序开展,进一步研究还发现,TBT成本目前已成了世界上最主要的贸易限制手段。

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面,1996年Swann等人首先利用简单的回归模型对英国1985一1991年间的净出口、出口和进口等方面情况做了回归分析,并在计算出被英国和德国承认的自愿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具体影响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回归结论:国际标准对出口的影响比国家标准小;1999年,Moenius 发展了Swann等人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并通过综合从PERI—NORM得到的12个国家的标准的统计数据以及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得到的471个制

Tsunehiro Otsuki等人通过对15个欧盟国家和9个非洲国家1989年——1998年间的贸易及法规实施相关

情况的比较分析发现.欧盟如果执行额的黄曲霉索标准,那么,在降低健康风险方面,与执行国标准相比,将减少每10亿人中年均约1.4个死亡率,同时。非洲对欧盟的谷物、干果及坚果的年出口则减少60%、年出口收入则减少6.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