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重点:
基元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及其应用,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速率方程的确定,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各种形式及其应用,指前因子k0、活化能Ea的定义,典型复合反应及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链反应,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 难点:
由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选取控制步骤法、稳态近似法和平衡态近似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重要公式 级数 0 积分速率方程 T1/2 cA,0?cA?ktlncA,0cA?kt cA,02k ln2k 1cA,0k 1 2 ln11??ktcAcA,0 2.
k2Ea11E?(?) lnk??a?A k1RT1T2RTEa?Ea,1?Ea,2?Ea,3
3.非基元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lncA,0?cA,ecA?cA,e4. 1-1级对行反应:
?(k1?k?1)t
cB,ecA,e?k1?Kck?1
ln5. 1-1级平行反应:
cA,0cA?(k1?k2)t
k1cB?k2cC
cCk?1?Kc6.平衡态近似法:cAcBk?1
dcB?07.稳态近似法:dt
化学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 (1) 研究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 揭示反应的历程,并研究物质结构和反应能力的关系。
动力学和热力学不同:平衡态热力学只讨论系统的平衡态,其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因而不考虑时间这个因素;另外,热力学是用状态函数研究化学反应从始态到终态的可能性,即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并不涉及化学变化所经历的中间途径和中间步骤。所以,热力学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具体反应历程不能给予回答,只能说明反应进行的可能性。
例:298K,101325Pa时,氢氧发生反应: H2(g)+ 1/2O2(g)
H2O(l)
ΔrGmθ = -287.19 kJ/mol < 0,表明反应可自发进行,但在上述条件下,并没有观察到氢氧的变化。
这主要是因为在上述条件下,反应速率太慢,难以达到热力学平衡。 所以,这个反应在上述条件下,从热力学角度看,是可以进行的;但从动力学角度看,则没有实际意义。
但若改变反应条件,升温到1073K或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反应可瞬间完成。 由此可看出,若一个反应仅从热力学角度判断是自发的,并不说明反应可以实际操作;若从动力学角度看,反应速率太慢,则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必须从动力学角度进行研究,改变不利状况,使反应能实现。而且,从控制反应过程而言,动力学研究非常重要。且动力学研究远比热力学复杂。它不仅涉及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本身,反应条件如:催化剂、温度、压力等对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
一般可以认为:
热力学——反应的可能性; 动力学——反应的可行性。 本章只讨论动力学基础,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
反应机理 反应速率理论
?§11.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
1.反应速率的定义
表示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等参数间的关系式,或浓度与时间等参数间的关系式,称为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简称速率方程或动力学方程。
根据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定: 反应进度: d??dnB?B
?转化速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反应进度:??d?1dnB? dt?Bdt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则其反应体积V一定,则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反应速率[2]——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发生的反应进度:
??&1d??V?Vdt ?1dnB/V1dcB??Bdt?Bdt
cB——反应组分B物质的量的浓度(mol/dm3),这个定义较实用。 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反应 aA + bB
v?y Y+zZ
1dcY1dcZ1dcA1dcB?? ??Ydt?Zdt?Adt?Bdtv?1dcA1dcB1dcY1dcZ??? ydtzdt?adt?bdt式中,dcA和dcB为消耗掉的反应物浓度,为负值;dcY和dcZ为生成的生成物浓度,为正值。
所以,v始终为一正值,且与用来表示反应速率的反应组分的选择无关。只与浓度变化有关。
通常研究中,只选择一种易于测定其浓度变化的反应组分来表示反应速率。 根据选择的组分不同,就有 反应物的消耗速率vA??dcAdc,vB??B dtdt生成物的生成速率vY?dcYdc,vZ?Z dt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