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笔记(完整版) 下载本文

动脉后的脉搏搏动明显减弱,到毛细血管段,脉搏已基本消失。 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1.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CVP):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约为4~12cmH2O。

临床意义:反映心脏射血功能(心功能)和静脉回心血量(循环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中心静脉压升高多见于输液过多、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2)外周静脉压:指各器官静脉中的血压。

2.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血管系统中的血液受重力影响所产生的静水压与体位有关,各部分血管的静水压的高低,取决于该血管所处的位置与右心房水平之间的垂直距离。

3.静脉血流

(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很小,仅占整个体循环总阻力的15%。静脉在循环系统中主要起血液储存库的作用;微静脉起着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的作用,主要影响毛细血管血压。

(2)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的差值,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所以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时,静脉回心血量就增多。

2)心脏收缩力量:静脉回流的动力是静脉两端的压力差,即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压力差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收缩力。

3)体位改变:人体由卧位转为立位时,重力作用将使血液较多的存留在右心房水平以下的静脉系统中,导致回心血量减少。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收缩时,与静脉瓣膜一起作为“肌肉泵”或“静脉泵”,对静脉回流起促进作用。

5)呼吸运动:呼吸过程中由于胸内压发生变化,改变了胸腔内大静脉和右心房内的压力,从而影响静脉回流。 五、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实现物质交换的场所。

1.微循环的组成

(1)组成: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

(2)微循环的三条途径及其作用 1)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

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作用:主要功能不是物质交换,而是使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骨骼肌组织的微循环中较多见)。

3)动-静脉短路、

组成: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作用:调节体温(在皮肤、皮下组织分布较多)。

2.毛细血管壁的结构特点:①结构简单;②通透性大,内皮细胞之间存在裂隙;③数量巨大。

3.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21

(1)微循环对的血流的阻力:①血管口径小,血流慢,一般为层流;②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最大,血压降落也最大;毛细血管血压的高低取决毛细血管前、后阻力的比值;③微动脉是总闸门,对微循环血流量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2)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1)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发生5~10次/分的交替舒缩,称为血管舒缩活动。安静状态下,骨骼肌组织中在同一时间内只有20%~35%的真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

2)血管舒缩活动主要受代谢活动的调节。 4.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 (1)扩散: (2)胞饮:

(3)滤过与重吸收: 六、组织液的生成

1.组织液的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滤过而形成的,除大分子蛋白质含量极少外,其它成分与血浆大致相同。

促使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的力量包括毛细血管血压(Pc)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πi);促使液体从血管外重吸收进入的力量有血浆胶体渗透压(πc)和组织液静水压(Pi)。因此形成组织液的动力——有效滤过压(EFP)可表示为:

EFP=(Pc+πi)-(πc+Pi)

毛细血管动脉端的EFP为正值,可促进液体滤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而毛细血管静脉端的EFP为负值,可促进组织液的重吸收。一般来说,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约有0.5%~2%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成为组织液,其中的90%在静脉端被重吸收回血液,其余10%(包括少量白蛋白分子)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使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甚至形成组织水肿。

(2)毛细血管通透性:通透性增高时,血浆蛋白可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形成水肿。

(3)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时,可导致组织水肿。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1.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每小时约有120ml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每天约2~4L。

2.淋巴的生理功能:①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②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③清除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及组织中的红细胞和细菌等;④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⑤淋巴结起防御屏障的作用。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有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支配部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心室肌。 作用受体: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作用效果:正性变时作用,即心率加快;

正性变力作用,即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22

正性变传导作用,即房室传导加快。

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动心肌细胞膜上L型钙通道和If通道而起作用。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支配部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只有少量纤维支配心室肌。 作用受体:心肌细胞M受体。 作用效果:负性变时作用;

负性变力作用; 负性变传导作用。

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依赖性钾通道(I使K+

KACH)外流增加、抑制L型钙通道和If通道而发挥作用。

3)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心脏中还受多种肽类神经纤维的支配,其释放的肽类递质也可能参与心脏及冠状血管的活动调节,肽能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主要包括:神经肽Y、血管活性肠肽(VIP)、内源性阿片肽(EO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2)血管的神经支配:

1)缩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故称之为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其节后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α受体结合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强),亦可与β2受体结合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弱)。

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功能特点:①兴奋时主要引起缩血管效应;②在安静状态下,持续地发放低频冲动(1~3次/分),以维持血管平滑肌一定程度的收缩状态,称为交感缩血管紧张(sympathetic vasomotor tone);③几乎支配所有血管,但在不同器官密度不同:皮肤、粘膜>骨骼肌、内脏>心、脑血管,在同一器官密度也不同:动脉>静脉;④绝大部分血管只受该神经的单一支配,通过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增强或减弱来调节外周阻力。

2)舒血管神经纤维:舒血管神经纤维在分布上较局限,对全身血压的影响一般较小。可分以下几种:

①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主要存在于动物骨骼肌的微动脉,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平时并无紧张性活动,只有在动物处于情绪激动和发生防御反应时才发放冲动。

②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存在于少数器官,如脑膜、唾液腺、胃肠道腺体和外生殖器等的血管平滑肌。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引起局部血管舒张。

③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存在于皮肤血管上,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通过轴突反射使局部微动脉扩张,局部皮肤潮红。

④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常见于外分泌腺(汗腺、颌下腺),递质释放常表现为共存现象(VIP与ACh),兴奋时使增加局部血流量与促进腺细胞分泌相配合。

2.心血管中枢:是指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

(1)延髓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腹外侧区,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神经元包括心迷走神经元和控制心交感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的神经元,其紧张性活动分别称为心迷走紧张、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

延髓心血管中枢分四个区域:

1)缩血管区:位于延髓头端腹外侧部(RVLM),递质为ACh,是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性活动的起源部位;

2)舒血管区:位于延髓尾端腹外侧部(CVLM),递质为NE,起抑制缩血管区神经元活动的作用;

3)传入神经接替站:指延髓孤束核(NTS),其中的神经元接受来自心血管感受器的传入信息,再发出纤维至其他部位的神经元,从而影响心血管活动;

4)心抑制区:指迷走背核、疑核,是心迷走紧张性活动的起源部位。

23

(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主要存在部位: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下丘脑、大脑和小脑。 主要作用:根据不同的环境刺激或机能状况,对心血管活动和机体其他功能之间进行更为复杂的整合,使心血管反应与机体所处的状态相协调,以满足机体当时的主要机能活动的需要。

3.心血管反射

(1)压力感受性反射也称为减压反射 1)动脉压力感受器

存在部位:颈动脉窦、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 适宜刺激:动脉壁的被动扩张、牵拉。

对血压的感受范围:60~180mmHg(8.0~24.0kPa)。 2)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神经→舌咽神经→延髓孤束核;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主动脉神经→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

传入冲动到达孤束核之后,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最终使心迷走紧张增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

3)反射效应:该反射为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当动脉血压升高时,来自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传入延髓孤束核后,最终引起心迷走紧张加强,而心交感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结果使心脏的活动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回降;反之,当血压降低时可使血压回升。因此该反射起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

4)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特点与生理学意义:

特点:①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且具有双向调节能力;②动脉压力感受器对波动的血压变化敏感,而且在正常心动周期中即起作用;③主要对急骤变化的血压起缓冲作用,因此将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缓冲神经。④当窦内压在正常平均动脉压水平(约100mmHg)时,反射最敏感,纠偏能力最强。

意义:①通过快速调节,经常使血压保持相对稳定;②维持脑、心正常血流量。 (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1)心肺感受器(cardiopulmonary receptor) 存在部位: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

适宜刺激:①机械牵张,如压力增高或血容量增多;②化学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等。

2)传入神经:迷走神经。

3)反射效应:感受器受刺激时,反射效应是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心迷走紧张加强,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故血压下降;同时,还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使肾排水排钠量增加,血容量减少。

4)意义:可直接调节血压,也可通过间接调节血量、体液量及其成分而影响血压。 (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1)化学感受器

存在部位: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适宜刺激: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缺O+

2、CO2分压增高、H浓度增加)

2)反射效应:①主要是调节呼吸功能,使呼吸加深加快;②在缺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等情况下,可出现血压升高的心血管效应,这是由于呼吸加深加快,可反射性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同时由于骨骼肌和内脏的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因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