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超级全面) 下载本文

综合基础知识

2. 形成过程

(1)2000年2月,江在广东首次提出三

(2)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系统阐述三

(3)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写进党章 二、三的科学内涵 1. 三的深刻含义

(1)三是马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三是对马列、毛和邓的继承和发展

(3)三是20C90s以来时代和历史条件变化的必然产物 (4)三是全党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5)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 三的集中体现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三的本质 1.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2. 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3.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25

综合基础知识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1. 提出

(1)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在江西考察,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

(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 定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知道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深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 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 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6

综合基础知识

第二编 法律 第五章 法理学

1、在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自然人)(法人)(国家) 注:有些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也在一定范围内参加到法律关系中,如个本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

2、衡量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有(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 3、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 4、影响法律效力层次的因素有:①制定主体 ②适用范围 ③制定时间 5、法律效力层次的一般规则是(法律地位高的主体制定的法效力高) 6、法律对人的效力范围主要有(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结合主义);我国采用(结合主义) 7、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①责任主体:是承担法律责任必不可少的要件 ②过错:过错的存在是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

③违法行为:是任何法律责任产生的必要前提条件 ④损害事实:是任何法律责任构成的基本条件

⑤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8、法律责任的分类:①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法律的性质,分为(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

②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

③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27

综合基础知识

④以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和标准,将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9、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10、从我国法律和法律实践看,免责的条件主要有:①时效免责 ②自首或立功

③不起诉和协议免责 ④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11、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有(制裁)(补救)(强制)三种; ①制裁的种类有(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三种 ②制裁的手段有(对人身的制裁)(剥夺身份)(限制行为能力)(剥夺财产)(剥夺荣誉)

③补救的种类有(民事补救)(行政补救)(司法补救)

12、权利义务的统一性是指两者之间相互依存性,具体表现在:①客体的同一性 ②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对应性 ③实现的依存性 ④权利与义务的相互转化性 13、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一元、二级、多层次) 14、法的实施方式有(遵守)(执行)(适用)

①法的执行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具有国家权威性 (2)执行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3)具有国家强制性 (4)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性

②我国法的适用主体是(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

③我国法的适用的特点有(职权专有性)(程序法定性)(裁决权威性)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