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验的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验的结题报

作者:辛中华 2005年6月

一、课题概述

1、课题的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改革必须着眼于未来”。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意识、有探索精神、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学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质的飞跃。2000年国家教育部在高中各学科新教材中加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正是为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去理解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及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6个“具有”。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要达到6个“改变”。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为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 (三)探索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1. 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 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5. 培养教师及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2、研究对象及方法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相应出台了许多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试点方案。这些课程与方案大多是放在高一、高二进行试验,而我们毕业班也参与了研究性学习的行列,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不拘形式,适时切入,让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也最重要的是研究与学习的过程,它的目的不仅是要我们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指学生怎么学,是要学生学会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激励一种终身探究的品质,所以我们在三个年级都倡导了研究性学习。 研究过程及方法大体如下:

研究阶段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总结 主要任务 研究方法 阶段目标 搜集资料、集体学习 查阅资料、初步尝试 找出问题、明确方向 分组学习、进行研究 设计实验并研究 撰写论文 析 完成实验 答、总结经验教训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1、进入问题情境: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传授为主要途径、学生被动接受间接知识”这种忽视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者教学观念的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种传统教育抑制了人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并把以学生自我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实施好研究性学习对于数学来说,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面对现实的教学情景,运用数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发现问题、解决分析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解释、结论。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问题谈何研究?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是研究者的基本素质。因此,要将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实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是首要目标。

2. 实践体验:教师是组织者和建议者。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质疑、探索和创新。教师指导学生对过程进行记录,包括研究的进展和个人体验等。另外,在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结论形成等不同的阶段开展有不同重点的指导。让学生充分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演算、查阅资料等途径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3. 表达和交流:通过实践体验,师生共同表达和交流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的情况、参与的体验情况、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的情况。教师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课题组研究结果及认识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1. 组织教师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方法,。(可参考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编写的《高中研究型课程实施案例选编》

2. 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学习“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等资料,组织教师观摩研究性学习公开课。 通过以上方法使教师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及重大意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董振博、辛中华、李翠媛、孙颖老师等写出了体会论文。

(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数学来说,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面对现实的教学情景,运用数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发现问题、解决分析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解释、结论。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问题谈何研究?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是研究者的基本素质。因此,要将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实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是首要目标。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问题的普遍存在,意识到会有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

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把思维的这种问题性的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学会针对问题收集大量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判断,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可见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体验,通过这种探索和体验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思维能力。问题意识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品质,它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

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顾及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学生们在这种“师问生从”的教学环境中形成的学习心理是消极的、被动的。因此,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充分发掘学生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从而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可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同时又贯穿了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更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斯曾经把“问题”分为呈现型问题(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问题,答案往往是现成的,求解的思路也是现成的),发现型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或自己发现的问题,而不是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有的还可能没有已知的公式、已知的办法或已知的答案),创造型问题(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如一些科学家提出的具有科学创新价值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发现型问题。这种问题并非每一次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种问题的提出也主要不在于寻得正确的解答,而在于激发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我们通过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初步提高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我们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并非仅限于教材上的研究性课题,而是将其思想贯彻与日常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取得的教学成果

? ? ? ?

2004年12月蔡君老师在高一年级所上的公开课《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获得了全校的好评。

2005年4月李翠媛老师在高二年级所上的公开课《多面体表面最短距离》,自制多媒体课件,通过恰当的引入,结合学生亲手实践,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乐趣。 2005年4月,高一年级的谭加莉老师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所上的公开课《图象在函数解题中的应用》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003年11月,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辛中华老师所上的市级公开课《 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获一等奖。2004年10月,她在高三年级所上的《函数值域的求法》在丹东市创新杯大赛中荣获“十佳课”。

(四)取得的共识

?

通过课题组成员几年来的探索与实验,我们都明确认识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对于教师而言,简单的灌输法授课虽然看似简单却不具有挑战性,使丰富多采的

教学变得呆板。研究性学习模式能焕发教师的热情,但却需要教师广博的知识,灵活的思维。对于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带来的是自主研讨自主学习的愉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

现行的教育体制、高考制度严重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脚步。高中时光只有短暂的三年,而学生却要学习九科,只凭高考时两个小时二十二道题的考察又会考察多少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学生为了高考时的高分宁愿一种高效的被动式的教育。一节淋漓酣畅的研究性学习课若没有时间的保证那只能使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所以,研究性学习要适时适度,这就要求教师要选好课题,做好衔接工作。也要求学生要有长远的眼光,为有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上好研究性学习课。

四、参考文献:o o o o o o

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书店,1997. 张阳.创造教育的问题教学法[J].教育探索,1999,(5). 李定岩.创设学生问题情境[J].国内外教育文摘,2000,(9).

李祎,关于研究型课程开发的构想,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1.1.33-36 陆璟,研究性学习及基本特征,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0.1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