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专业教学大纲(中专) 下载本文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竹笛》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42107B 学时:368学时

课程名称:竹笛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中专六年制) 审批:魏玲 执笔人: 李晨

2006年9月实施 一、课程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竹笛专业的主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竹笛艺术基础知识,掌握竹笛正确、基本的演奏方法,准确理解作品内容,具有一定的五线谱视奏能力,达到一定的独奏水平。使学生在六年的时间里掌握一定数量的曲目。

二、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技术训练基本要求

初中学习准备阶段,任务是规范学生的演奏技法,正确地打好各种基本技术的演奏基础,初步建立健康的审美取向,初步建立热爱专业,刻苦钻研,勤奋求实的学习思想。

1、基本掌握正确的演奏体态。 2、初步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 3、培养学生有良好的手型与节奏感。

4、从气息、运指、吐音三方面入手,进行较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5、调整好演奏乐器的音质,教育学生去追求优美的音质音色。 6、努力去追求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

高中阶段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初中是高中的准备阶段,目的是使学生圆满地完成初中学习任务,顺利地进入高中学习。高中的主要任务是规范好学生的演奏技法,进一步打好各种基本技术的演奏基础,加强复杂技巧的练习,提高已建立的审美能力,巩固热爱专业,刻苦钻研,勤奋求实的学习思想。

1、插班新生要求尽快达到初中阶段技术训练的要求。 2、熟练地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 3、建立良好的手型、节奏感。

1

4、娴熟地掌握各种基本功演奏技巧。 5、演奏乐器的音质、音色要更趋完美。

6、进行复杂的技巧练习,如快速运指、循环呼吸、循环双吐技巧等。 7、掌握改良竹笛——“八孔笛”基本指序训练及相应作品的演奏。 8、自觉地追求表现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 9、掌握乐器演奏技能,并有一定的乐队工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具体标准 初一年级:教学内容

调整基本演奏方法,通过气息、运指、吐音相关练习曲训练音准、节奏、手型等基本技术,能够完成技术难度较低的乐曲,培养基本音乐流畅性。

练习曲:五声音阶气息练习及快速练习,七声音阶快速练习,长音,单、双吐音,颤音。 第一学期 《陕北好》 《五梆子》 《对花》 《姑苏行》 第二学期

《脚踏水车唱山歌》 《赶路》 《欢乐歌》 《塔塔尔族舞曲》 初二年级:教学内容

进一步加强基本功训练,加强练习曲难度,强调双手快速练习,能够完成常用的乐曲基本技巧。完整演奏中等技术难度的乐曲,并且能够具备基本音乐表现能力,尝试进行舞台演奏。

练习曲:《笛子演奏技巧十讲》之第三讲:气、指、舌结合练习 第一学期

《红领巾列车奔向北京》 《山东小开门》 《小放牛》 《收割》

2

第二学期 《草原巡逻兵》

《我心中的歌儿献给解放军》 《扬鞭催马运粮忙》 《喜相逢》

初三年级:教学内容

重视演奏技术训练,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大量双手快速练习曲的加入,并逐渐完善双手各项技巧能力,如震、叠、赠、打音。能够完成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乐曲,能够表达乐曲内容、风格、特色,具备基本演奏经验,能够熟练完成乐队合奏、齐奏、伴奏等实践任务。

练习曲:《笛子演奏技巧十讲》之第四讲:震、叠、赠、打及南方风格的演奏 第一学期 《水乡船歌》 《西湖春晓》 《牧民新歌》 《沂蒙山歌》 第二学期 《牧笛》 《沂河欢歌》 《枣园春色》 《忆歌》

高一年级:教学内容

掌握比较全面的演奏技术,能够完成高难度的练习曲、乐曲。音乐表现具有一定的深度,鼓励学生培养个人音乐感受,能够胜任合奏、齐奏等相互配合的演奏能力,视谱能力进一步加强。

练习曲:《笛子演奏技巧十讲》之第五、六、七讲:圆滑音、垛音、转调、变化音阶 第一学期 《大青山下》 《早晨》

《小八路勇闯封锁线》 《小放牛》(刘森)

3

第二学期

《帕米尔的春天》 《春到湘江》 《三五七》

《鹧鸪飞》(陆春龄)

高二年级:教学内容

能够较快学习新乐曲,并且尝试独立处理乐曲的能力,能够演奏较长篇幅的乐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尝试八孔笛演奏。培养学生具备较为成熟的舞台演奏经验。

练习曲:《笛子演奏技巧十讲》之第八讲:气息控制及循环呼吸;八孔笛初中级练习曲 第一学期 《秦川抒怀》 《鹧鸪飞》(赵松庭) 《二凡》 第二学期 《秦川情》 《深秋叙》 《幽兰逢春》 高三年级:教学内容

完成大学所需的技术、乐曲储备,积累一定数量的乐曲。更为成熟的乐曲演奏能力,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强化个人演奏意识。 练习曲: 第一学期 《绿洲》

《幽兰逢春》(改编) 《梆笛协奏曲》

4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安排在六个学年内完成。 第一学年:

1、第一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2、第二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第二学年:

1、第一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2、第二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第三学年:

1、第一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2、第二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第四学年:

1、第一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2、第二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第五学年:

1、第一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2、第二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第六学年:

1、第一学期16周,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32学时 2、第二学期8周, 每周课时2学时,共计16学时

五、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课堂一对一教学。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听不同版本CD以取各家之长。

六、考核方式

1、考核形式:学期末专业演奏 2、成绩计算方式:集体评定

总评成绩按照平时占20%,期中占30%,期末占50%的标准计算。

七、教材选用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1)《中国竹笛名曲荟萃》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2月 (2)《笛子练习曲选》 曲祥、曲广义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11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