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下载本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摘要】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教师都很注重?ξ侍馇榫车拇瓷瑁?但有时也会感觉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本文笔者根据众多成功教学设计,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关于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创设,在反思总结提升,这是问题情境创设的前提依据.创设问题情境,还需要了解有效问题情境的特征,有效问题情境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现实性等特征,教师要准确把握这些特征,不管是哪一种问题情境都必须具有有效性,有效性是绝对的前提,创设具有多种特征的情境更有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率的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喜欢数学.基于以上对有效问题情境的认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在认知冲突处创设问题情境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教学的最佳时机是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也就是有了认知冲突时,这个时候用问题引导学生,指引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是最好的问题的情境.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为例,教材设计的分食物的情境:4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两个,用数字2表示;2瓶矿泉水平均分,每人分得一瓶,用数字1表示;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半块,这半块该用什么数字表示呢?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会自觉的产生疑问:“对呀,半块蛋糕可以用什么样的数字来表示呢?”这样的问题情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分数的探究欲望,实现从整数到分数的认知突破,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开了思路.这些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 二、在故事情节里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我们知道,他们都喜欢听故事,利用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可以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比如,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为例,教材设计了三只小猫去钓鱼的情境,鱼篓都是空的,这样简单的一幅插图,在教师口中可以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小猫三兄弟最喜欢吃鱼了,这天他们相约去钓鱼,但是他们太贪玩了,小灰猫看到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就跟着蝴蝶跑来跑去,结果一条鱼也没钓到;小黄猫呢?它最懒了,

晒着太阳居然睡着了,哎!你们看它的鱼篓也是空空的;哎!小粉猫呢?丢三落四的小粉猫连鱼竿都忘了带,真是三只淘气的小猫,那么,它们今天一共钓了几条鱼?从故事中学生可以直接得出一条鱼都没钓到,因为三只猫都是0,0+0+0=0,换成乘法就是0×3=0,学生因此,就明白了,不管几个零相加结果都是零,也就是不管0乘几结果也都是零.故事很简单,但学生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样的有趣的情境中所有学生都愿意主动思考,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高效率的教学. 三、在游戏中创设问题情境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数学课堂也可以让学生都起来.语文教学中有对课文内容角色的分角色朗读,数学课堂可以有角色的扮演,比如,买东西的情境学生都很熟悉,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买一买”.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为学生呈现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购物,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模拟这样的情境:一生扮演爸爸,一生扮演小明,一生扮演妈妈,教师或者另一名学生作为旁白,根据问题,指导学生,爸爸和小明要把看到的衣服价格一一报出,教师可以随机指令学生,比如,这样呈现问题:铃铃铃,爸爸手机响了,爸爸拿起电话,是妈妈打来的,妈妈对爸爸说,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