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可操作性强,形成一个科学、完整、严密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北部荒山以封禁治理为主,依靠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在沟缘通过种草,形成一定范围的生物护岸,并在沟道两旁种植水保林,提高项目区的生态功能,一些小的支沟通过修建谷坊、蓄水池等工程措施达到保水保土的目的;项目区南部以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二、水土保持林的选择与种植

根据本工程自身特点和所处地区自然条件,通过对项目区的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选择了耐瘠薄、使项目区尽快恢复植被,顺利达到水土保持目标的侧柏。

项目区的立地条件较差,为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其苗木一定要选择优质的壮苗,生根能力旺盛,抗蚀性强,并加强苗木植前的管理。苗木的关键在于保持苗木体内水分,苗木从出圃、运输、搬移等工序中,必须加强保护,以减少失水变干,防止茎、叶、芽及根的折断和脱落,避免运输中发热发霉。同时,为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栽植前应对苗木进行适当处理,进行修根、浸水、蘸泥浆等措施。

选择的树苗要发育良好,根系完整,无病虫和机械损伤,苗木起运时根部必须包扎湿草,切勿伤根部土团,起苗后应尽快栽植。苗木在栽植过程中,栽植位置在植穴中央,使苗根有向四周伸展的余地,不至于造成窝根。栽植时先把苗木放入种植穴,理好根系,使其均匀舒展,不能上翘、外露,同时注意保持深度。然后分层覆土,把湿润

土壤填于根际,并分次踏实,使土壤和根系紧密接触,防止干热空气侵入,保持根系湿润,采用“一提(苗)二踩三覆土”的栽植方法。穴面结合降雨和苗木需水条件进行整修,一般整修成下凹状,利于满足苗木的水分要求。

第三节 封育治理施工方案

一、封禁围栏

由于封禁区远离居民点,而且周围是山地,所以仅在封禁区的入口处(人类活动较频繁)设置封禁网围栏,围栏网延伸至坡度较陡的地方,以人们无法穿越为原则进行设计。

封禁网围栏由砼预制桩和铁丝网构成。

安装:砼桩之间的间隔为3.3m,将铁丝网捆扎在支柱上。每个封禁单元留2个进出口,每个进出口安装一个砼桩柱铁丝网门。

二、标志牌

在封育区外围及每个封育单元的周围道路沿线醒目处,设置封育项目标志牌7个,以起到警示作用。

标志牌拟采用混凝土牌,形状为长方体,具体设计见附图。混凝土牌用油漆涂刷,涂成白色。标志牌上应标明以下内容:第几封育单元;标志碑所处位置;宣传生态环境建设的标语。

基础处理:清除地面杂草及表土50cm至生土层或石基,铺3:7灰土厚30cm,夯实,浇筑混凝土20cm。底座及碑体用砖砌,碑的

正、反面用水泥砂浆抹平。标志牌的正、反面用白水泥抹光刷白漆外,其余地面以上外露部分砌瓷砖。标志牌正面书写封禁地址、面积、分年实施计划、管护责任人;反面书写封禁保护条例及乡规民约。

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确保工程质量100%达到合格等级。为了达到这一预定目标,因此,除本工程被列为公司主要的重点工程,由公司主要领导挂帅,集中全公司最优秀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织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以及选派施工管理经验丰富、工作责任性很强,对外关系协调、密切、融洽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外,关键在于在整个施工全过程中自始至终严格要求、严格操作、严格管理,特别是严格贯彻执行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的取样、采购、储运、各道工序的施工、检查、验收、各分包工程的密切配合协调直至产品的保护、竣工交付使用为止,使各类材料和每道工序都处在严格的受控状态。

第一节 质量管理制度

一、建立质量管理的专职机构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TQC领导小组。根据质量总目标和质量体系,在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安科,负责质量计划执行情况和综合统计考核工作。在总负责人的领导下,结合工种具体情况,制定和阐明质量方针,规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普及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质

量工作人员,协调各有关部门的质量活动,建立质量决策和反馈系统,保证质量体系有效地工作。

二、坚持“三检制”等以下制度

(1)坚持“初检、复检、终检”的三检制。 (2)开工、竣工报告制度;

(3)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砌筑质量报告制度; (4)严格配合比称量制度;

(5)材料验收、使用制度,料场质量控制报告制度; (6)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分区分层交接制度; (7)施工日志和资料签发制度;

第二节 施工过程质量检验制度

1、施工过程检查必须对每道工序按“三检制度”的程序进行,坚持班组自检,由施工员认真进行初检,质检员复检,技术负责人(总工)终检,认为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在验收单上签字,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质检员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员,并要其改正,如认为问题严重可能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时,有权通知现场施工员暂停施工,并上报项目经理和质检工程师,确定解决办法。

3、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验收检查应由监理人主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会同有关人员共同签证。

4、每一道工序完工后,应由监理人和质监工程师会同有关人员进行质量等级评定。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按部有关标准执行。

5、质检人员按工序、部位尽量抓紧时间检查,对已完工工程尚未交工前应督促维护、保养。

第三节 质量保证措施

1、组建现场项目经理部,配备一支综合实力强、管理素质高的施工队伍来确保合格工程的实施。

2、精选施工用材,拒绝使用不合格或性能不稳定的材料。 3、科学设计,规范施工工艺,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4、建立严格的技术交底制度,项目部负责编制技术交底送交公司审核补充后进行施工。现场施工员负责向操作工人讲解,督促实施,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或单一工程类别都必须具有详实、科学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不能简单照搬国家施工规范,而应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各分类项目的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易操作的施工方案。

5、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对每一个单项的每一道工艺都必须进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并对隐蔽部分做出详尽、客观的记录。

6、公司保证在内部实行“三检”制,即每道工序操作施工队、操作工人自检,然后由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复检,最后由公司质检部门进行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