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说课稿 下载本文

乔木伊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我与地坛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我与地坛》,它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的第一篇课文。我的说课分七个部分: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4、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作品,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选取了其中2部分,重点写作者从地坛处所获得的人生感情。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考虑: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将此文训练重点之一定为“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在训练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课文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特别是关于“生死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要引导性进行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具有一定速度的普通话流畅阅读。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死、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点是目标2、3。 教学难点是课文第二部分对生死的感悟及对母亲的理解。

1

乔木伊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得适得其所。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作品主题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增大课堂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经。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2、学习使用批注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环境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什么让作者对人生有了生死的感悟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阅读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绪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2、正音要求(幻灯出示) 教师对词语领读,学生积累。 3、朗读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读。

2

乔木伊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朗读准确,对一些模糊词语,教师作一解释)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符号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高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注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 听词义写出词语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在阅读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2)深入思考,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注意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一些关键语?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却窥看自己的心魂。”)训练学生体悟重要语句的能力。 (尝试练习的设计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

(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看来很机械,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23页练习一、二(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练习本上) 3、熟读课文。

3

乔木伊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最后的常春藤叶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后的常春藤叶》。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短篇小说,作者是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现在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中的第一板块“精神支柱”中。“珍爱生命”这个专题由两个板块组成:“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歌”。围绕“珍爱生命”这一主题选入了《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四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体会自然生命的伟大,敬畏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

本专题学习的方式是文本研习。单元教学总目标是:1.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2.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从小说自身看,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教材将这篇小说放在“精神支柱”这个板块,希望引发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启示学生珍爱生命,乐观向上。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心理比较躁动,对人生对未来还没有很多生活的历练,处于情感的模糊期,尚未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急需从情感上加以引导,促使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从语文教学上来说,这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小说,学生对小说的文体特征等还不是十分熟悉。因此,我制定了课前预习,设计了预习提示。 鉴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目标。

三、目标确立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的原则,我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理解小说曲折的情节和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4

乔木伊社——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⑵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设计依据:为了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利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预习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设计依据:突出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建立以生为本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能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⑵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设计依据:培养学生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理出时间线索和情节、人物的关系,分析主人公形象。 2.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完成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建立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本文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学法。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学案导学法。先让学生动起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学而教。 2.整体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动起来,把握文章主旨,理清思路。

3.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尽快抓住关键,来激趣、启迪、点拨。 4.问题激趣法。使学生能自主探讨问题,体现“以诱达思,合作探究”的原则。

(二)学法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相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良好合作、勤于动手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

1.课前预习,课后拓展。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根据预习明白课堂流程,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拓展,迁移延伸,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语文课堂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

2.课堂深入研读课文,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