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就会要求学生 “ 你们看这段和唐太宗有关的史料 ” ,看完后简单提一个问题,比如 “ 这段史料反映了唐太宗和魏征之间的什么关系 ” ,老师可能就这么直接提问,而没有就史料该怎么看的方法有一个详细明确的指导。
专家: 通过文献探究,这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方法,过程与方法应该是紧紧相连的。 专家: 我们以前就是提问题,并没有把方法摆进去。
专家: 其实过程、方法问题,在我们高中历史新教材,特别是 A 版教材中已经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这和以前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以 A 版教材必修二中的 “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 ” 为例。到底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了什么新变化?这段内容在 A 版教材上自始至终没有给学生一个结论,而是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这五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的发展状况,然后让学生从发展状况中自己分析归纳出来同以前相比有什么新变化。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材编写中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理念。
专家: 这样一来,老师在备课时就要非常明确,不是明确具体的知识点,不能把新变化一、二、三、四教给学生,让学生去背诵,否则学生就不需要探究了。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把过程、方法的目标写出来。比如:第一,你在课本中能否找到这几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词?第二,能否概括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能举出三个特点的学生算合格,能举出五个特点的算优秀。如果教学设计落实到这样的程度,那么将会使老师的教学行为更加明确,学生学习的行为更加具体。
专家: 这样的编写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促进我们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主持人: 那么我们能否结合刚才的设计情境来说明一下呢?
专家: 刚才的设计情境就是秦灭六国的情况,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幻灯片:
秦灭六国的评价情境 程序性(过程与方法)要求 优 秀 合 格 历史感 能大量运用历史语言 能运用部分历史语言 注意到历史的细节把握 能够注意处理一两个历史细节 投入度 参与度 合作度 (注意:扮演秦国的小组与各国国君都按照抽签决定) 这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方法上的目标,这里面要求很明确,把参与度定下来。这里面,第一个是历史感,我们有的同学在表演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像小品一样,加入了很多搞笑的成份,表演的过程当中,气氛很热烈,但是离历史太遥远了。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要有历史感。怎么样产生历史感呢?历史人物的方言是一个方面,我记得以前我们的学生在表演 “ 西安事变 ” 这个情景剧的时候,他们就注意到周恩来和蒋介石的方言有所不同;另一个方面就是,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情
境下,他们的情绪是怎样的?这就是历史感的一方面。除此以外就是历史细节的把握,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服装、道具以及使用的词汇是不是那个历史年代所特有的,等等。所以历史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很多老师经常忽视的。此外还有三项:一、投入的程度,有的学生在表演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游离于表演之外;二、参与度,这是总体的要求;三、合作的要求,每一个参与的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课堂剧之前,就应该非常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达到合格的要求,或者一个优秀者的要求。这就是过程与方法紧密结合的例子。
专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要达成课程目标,需要对学生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详细地设计。比如一堂简单的活动课或讨论课,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分组怎么分?分组以后老师还要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去进行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第三步才是活动和讨论的问题,这个过程也需要老师进行组织和引导,最后得出一个结果,还得对此进行评判。
专家: 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要求老师要有创造性。我们看到这个案例里面提到小组问题:如何分组?如果七个人一个组,那么人数是很多的,那你在设计角色的时候,怎么来分配呢?不能说三个人演这个角色,其他人就没有任务了;或者说主角永远是一个人。其实在国外的很多设计案例中,主角是可以换的。比如说这次你当秦始皇,下次他来当,不停的转换,这样,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这个角色。当然我们更多地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表演以后设计的问题。就是杨老师刚才所讲的,还有一个评价的问题。演完后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体验后,你在当时的情境下会怎么评判这个历史事件?表演完了之后,学生就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专家:: 我觉得过程与方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能不能使我们的学生神入历史?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历史不可重现。但我们怎么样使学生神入历史,体验当时的环境中历史是怎样发展?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专家: 这次课程标准提出一个历史学习评价的方法之一,就是历史调查。调查就是史学中常用的访谈。比如说让学生回家访问自己的长辈,这样可以写一个家史,或者访问社区等等。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方法,同时也是我们新课程目标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 刚才几位老师讲的内容,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分析:这里有比较大的活动,比如说访谈和调查,不在课堂内,而在课堂外。如果在课堂内,像角色扮演,就需要一节课。那么也可能是一个小小的三分钟的讨论。不论哪种情况都有方法和过程的结合。从第一个程度来讲,方法就是学生掌握的一个行为。因为行为是一个活动,所以必然有一个过程。比如阅读一段史料,就有一个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应该怎么样呢?我们要设计好他怎么阅读,选择什么样的资料,达到什么目标,甚至有一些更具体的方法,比如在史料中找出关键词,找到史料的来源等等,这就是过程与方法的结合。第二个层次是更高的层次,即神入的问题,就像刚才杨老师所讲的,要跨越历史时空的限制。比如,美国独立战争,距离现在几百年,而且不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因此我们就要有大量的情境设置,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阅读大量的史料,看很多书,并经过讨论使自己富有历史感,有对历史探究的意识,然后才能去教学生。
专家:: 神入历史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学当中通过我们的问题设置,有时候也能达到神入历史的效果。
专家: 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从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时大量的活动或各种社会实践对于中学教学有时并不现实。 “ 过程与方法 ” 仍然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如 “ 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观点选择,论证观点的过程其实也是 “ 过程与方法 ” 。
专家: 是这样的,实际上他不要忙着判断 “ 是胜利还是失败了 ” ,而是先考虑 “ 我怎么来选择这个观点?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观点?我根据什么来确立这个观点的对错? ”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与方法,就直接下结论,那么这不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方法。老师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是行不通的。
专家: 这样从中学教学实践的层面来看,可操作性更大一些。
专家: 这就是刚刚我们所讲的, “ 过程与方法 ” 可以持续几节课,但也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
主持人: 三维目标中最后一部分是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这个目标与教学大纲相比有何不同呢?
专家: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新课程目标中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内涵大了很多,拓展到很多方面。比如大的方面有对整个国家社会的看法;小方面详细到个人的处世态度等等。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包括以往的思想教育的内容,也包括价值观,甚至包括一些兴趣。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看,新课程目标中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设计的更加好。
专家: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就是说考虑的是:学生的情感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学生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学生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我们以前的思想教育是:你应该接受、听、记住、背下来这个结论。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是从学生的层面出发的。
专家: 实际上新课程目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明显的区别就是教学观的转移。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现在以学生为中心。
专家: 还有就是刚才朱老师所提出的,教学内容的拓展。
专家: 实际上这和前面的 “ 过程与方法 ” 一样,它非常具体细致。
专家: 这样一来就非常丰富全面了。
主持人: 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各自的内涵呢?
专家: 请杨老师从课标上来给我们说说?
专家:: 那我们就从历史必修三的专题一的课标来看看: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这里我们单独说说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思想方面他提出 “ 仁 ” 的学说;在教育方面他很多经典语言,涉及到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等。那么在孔子身上如何体现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这个教学目标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孔子的思想对后人的教益,比如 “ 仁 ” 的学说,是对于今天和谐社会建设思想学术方面的财富。
专家: 这是属于价值观吗?
专家: :这是孔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益这样一个方面。另外,孔子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方法原则,比如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 。这就告诉我们,做学问要老实,做人也要诚实。
专家: 诚实就是价值观。这里可以提取很多东西,有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因素。如果我们从教材来看,可能会更加具体一点。曹老师,你看呢?
专家: 从教材来讲,我们的新版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方面的素材。仍以杨老师刚才提到的孔子为例, B 版教材对孔子编写的时候,首先写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经历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
专家: 是这样的。因为孔子的人生非常的坎坷,早年丧父,晚年丧子,他在中年探求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坎坷,但是他却很乐观,他为人的品质是学生的楷模。
专家: 教材下面又讲了孔子的教育方面,比如 “ 有教无类 ” 的教育思想,这本身是孔子对大同、对民众的态度,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他思想的体现。另外孔子对中国古籍所做的贡献,对于古代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也是很好的素材。特别是集中体现在孔子 “ 仁 ” 的思想上,我们讲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渊源,那么就追溯到孔子身上。另外他的伦理价值观等等,都是我们很好的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教学的素材。这在新版 A 、 B 、 C 三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有很明确的体现。
专家: 我补充一点,就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历史人物品格方面的素材。比如还是刚才讲到的孔子这个人物,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补充很多例子:例如孔子曾作过管牛羊的官,也做过管仓库的官,孔子认为管牛羊就是要把牛羊养得又肥又大,管仓库就是要把仓库的账目管理得清清楚楚。这就是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从历史人物身上,我们学生可以获得很多教益。
专家: 从朱老师刚才讲的观点,我联想到新课程在选修部分,有一个 “ 历史人物评说 ” 的模块,这个模块里面所选的素材对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的教育有更大的价值。比如李时珍身上所体现的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用一生去追求完善他的《本草纲目》。再比如里面选择的李四光、詹天佑这些人物,为改变中国近代的命运所做的努力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实际上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专家: 对的,新课程当中涉及了丰富的中外历史人物,这些人物身上都有非常广的优秀品质,这些都是德育的资源。梁启超曾说过:中国人的传统品德培养中注重的是私德,比如 “ 仁、义、礼、智、信 ” 。而现代文明则强调公德,比如责任心、爱国主义、法律意识、民主意识,还有我们世界史部分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探究自然的精神等。因此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私德;二是公德。当然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个公众人物首先要具有私德,然后要具有公德。当然在市场经济时代与计划经济时代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经济时代,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家庭生活要非常和谐,就要具有私德;在公共社会要生活得和谐,就要具有公德,这样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所以说新课程的意义非常重大,它里面的历史人物不是随便摆出来的;看起来很普通的叙述,也不是随便写出来的。那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从中发掘提炼,然后来创设情境。
专家: 对,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不仅是历史人物,就是必修一中讲代议制的形成, A 版教材讲到英国代议制形成的过程时,就编写了一连串的史实。如果不用心考察,根本不能体会到教材的用心所在。教材首先写了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时进行的激烈的斗争;然后,写了《权利法案》 —— 王位继承法,把国王的权利限制住;最后讲到责任内阁,选举规则的制定,议会当中的第三院的形成等等。我们稍微细致一点就会发现,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就体现了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一点点的社会进步都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甚至是激烈的斗争。
专家: 跟旧教材相比,旧教材强调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形成的过程就显得比较薄弱,现在则是把制度文明的建设过程充分放大。有的老师可能不适应,认为 “ 资产阶级革命怎么不讲呢? ” 这其实就是理念的不同。这个理念涉及到 “ 革命是为什么? ”“ 暴力是为什么? ” 的问题。暴力实际上应该是从属于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需要制度的基础,所以制度文明的演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每一步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过我们从英国革命历史中看到的是尽量不流血,以实现进步的目标。
专家:: 我认为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的目标从本质上来讲是希望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学会如何做人。我们既要求学生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同时也要从最基本的品德教育入手,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主持人: 这里有一段案例,请大家看一段影片。
案例:
王雄老师教学视频: 王老师:下面我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 小组讨论: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你认为是合情合理的吗? ”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战争的过程,那么大家对这样的统一过程是怎么看的呢?你们认为是合情合理的吗?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各个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王老师:好,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观点梳理一下,发表一下各自的见解,那么在谈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我们也可以再进行讨论。好,那位同学先来谈谈? 学生甲:我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当时的六个国家是同属于一个中国,而且他们呈分裂的状态已经很长时间了,所以统一是很正常的现象。另外,当时并处的六个国家势力是不均衡的,有强弱之分,自然也会出现恃强凌弱,侵吞别国领土的情况,所以即使不是秦始皇(假如秦始皇被荆轲刺杀了),那么也会有别的诸侯王来,例如赵国,来完成统一。如果没有人来当皇帝,就不能为后代开先河,中国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强大。 王老师:好的,我们再请其他同学谈谈。 学生乙:在战争中确实死亡了很多人,但是我认为在战争中死亡那么多人是为了减少战争后的死亡人数。 王老师:请等一下,战争后有没有减少死亡的人数呢? 学生乙:恩,没有,但我认为前面死亡的人数是合理的。 学生丙: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 “ 民为贵,社稷为轻 ” 这样的古训,可见民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可是始皇嬴政置民生于不顾,灭了六国,死了很多人。我相信生活在秦国的百姓一定是想过老子所说的 “ 甘其食 , 美其服 , 安其居 ,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的生活。而我认为一个国家只有民众生活得好,才是民众所感到幸福的国家。 学生丁:我们小组是从一个中间的立场上来考虑的。我们认为秦始皇灭六国是合理当不合情的。为什么说它不合情呢?因为从中国传统的观点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很宝贵的,所以说从人文的角度来看,统一战争中死了那么多的人,秦始皇灭六国是不合情的,他是一个暴君。但是它也有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