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复试必备:中级财务会计主观题要点概述(1) 下载本文

MPAcc复试必备:中级财务会计主观题要点概述(1)

1.“坐支”:单位用自己业务收入的现金直接支付业务支出的行为。

2.长期债权投资:指对在1年内(含1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和其他长期债权的投资。

3.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用一个递减的分数乘以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之后的净额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4.递延法:递延法是按暂性差异发生年度的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不作调整。

5.资产负债表: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予以适当编排,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

6.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7.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者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8.盈余公积:在公司经营状况好的年度,在利润中留取一部分发展资金,以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增公司资本。

9.现金折扣:指债券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10.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11.未达账项: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各种收付款的结算凭证,在传递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导致一方已记账,而另一方尚未记账的款项。

12.五五摊销法: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先行摊销其价值的一半,报废时,再摊销其余的一半。

13.债务重组: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14.费用: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5.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格变动很小的投资。

16.银行汇票:汇款单位或个人将款项交给出票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7.可变现净值: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18.借款费用: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19.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相应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的方法。

20.稀释的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21.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折旧率是按净残值为零时直线折旧率的两倍计算,当每期计提折旧时,使用该折旧率乘以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

22.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23.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以各种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即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25.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基于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假定,以目标为导向而形成的一整套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会计概念体系。

26.应收票据贴现:指企业以未到期应收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银行按票据的应收金额扣除一定期间的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筹资行为。

27.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企业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的金融资产。

28.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9.银行承兑汇票:指有收款人或承兑申请人开出,并由承兑申请人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汇票。

30.移动平均法: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公司产能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31.库存股票:是指已经认购缴款,由发行公司通过购入、赠予或其他方式重新获得,可供再行出售或注销之用的股票。

32.会计估计: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对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的判断。

33.财务会计:向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厉害的各类关系人提供各种定期的财务报告的一种会计。

34.金融工具: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35.权益性投资:指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或者通过签订合同、协议方式投出资产取得受资企业相应份额净资产的所有权投资。

36.资本公积:企业受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7.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对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的判断。

38.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