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单相电容分相式电动机的重绕 下载本文

项目三 单相电容分相式电动机的重绕

项目情境创设

当电动机绕组发生短路、断路、搭铁故障且故障点不在绕组表面,或电动机的绕组烧毁时,就只能拆除旧绕组,重新绕制,达到修复的目的,这是电动机维修的重点和难点。

项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学习方式 第1 步、学生阅读知识点一、知识点二,教师着重讲解绕组的①掌握电动机绕组的基本概念 知识目标 ②熟悉单相电容分相式电动机绕组的类型及分布规律 实物图、端面图和截面图的对比认识和正弦绕组的分布规律 第2 步、学生阅读任务一,教师讲解示范,掌握画嵌线图的方法 第3 步、学生阅读任务二,根据图示和说明掌握拆包和清槽的方法,教师讲解(如果有已烧毁的电动机,教师可演示) 第3步 、学生阅读任务三,根据图示和说明掌握绕制绕组的流程和方法,教师讲解 ①掌握单相容分相式电动机绕组的拆包、清槽方法 ②掌握单相容分相式电动机重绕技能目标 绕组的流程、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③能看懂各种常见单相异步电动机正弦绕组的分布图,知道嵌线顺序和接线方法 第6 步、学生阅读任务六,教师酌情讲解 3 第5步、实训:将学生酌情分组,每组提供重绕工具一套,已拆除绕组的电动机一个,让学生完成重绕的全过程。 说明:为了使漆包线能重复利用,可用线径为原绕组线径0.8倍左右的漆包线重绕绕组,绕成后,不浸漆,经包扎、装配后可以空载通电试机。这样,漆包线可拆除后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实训成本,提高了实训的可操作性 8 第4步、学生阅读任务四、任务五,根据图示来熟悉、掌握嵌线的流程和方法,教师讲解 学时 3 3 2 1 2 项目基本功

一、项目基本知识

知识点一 画嵌线图涉及的基本概念

一、绕组元件(线把)

就是用外表绝缘的导线绕制多匝而形成的单个线圈(为了避免与线圈组相混淆,本书在后续章节都将单个线圈叫做线把)。线把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有效边:嵌入铁心槽内的直线部分称有效边,一个绕组元件有两个有效边,是产生能量转换的有效部分;

(2)端部:在线把嵌装后处于铁心两端槽外、连接两有效边的部分,叫线把的端部; (3)引线:绕制线把后的首、尾线头,也是不同线把的连接点。 线把的各组成部分如图3-1所示。

1

端部

端部

有 效 边

有 效 边

有 效 边

有 效 边

端部

端部

引线1

引线2

引线2

图3-1 绕组元件(线把)

引线1

二、连把与过线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把通过过线连在一起,就构成连把,如图3-2所示。

7

5 6

1

2 6 6 3

1

2

8

4

3

4

1 2

8

8 3 4

7 5 7 5

9

(b)连把示例示意图 (a)连把示例实物图

说明:1、2、3、4为有效边,虚线5为过线,6、7、8、9为端部

图3-2 连把与过线

9

9

(c)连把示例示意图

三、极相组

对单相异步电动机,构成主绕组(或副绕组)一个磁极的所有线把通过过线连接后的整体,叫做主绕组(或副绕组)的一个极相组。每个极相组都有两个引线,一个叫首,另一个叫尾。将主绕组(或副绕组)的所有极相组按一定的规律连接,就构成了主绕组(或副绕组)。

四、极距(τ)

极距是指定子铁心内圆磁极与磁极之间的距离,或者每个磁极所占圆周表面的范围。极距的大小一般用其所占的槽数来表示。

例如4极36槽电动机绕组的极距是:36槽÷4=9槽,即所占圆周表面的范围是从第1 槽~第10槽(或从第x槽~第x+9槽)。

五、节距(y)

节距又叫跨距,是指嵌入电动机槽内的1 个线把的两个有效边之间的槽距(一般用槽数表示,它接近或等于电动机的极距),如图3-3所示的最大的线把跨1~6槽,节距为5。即若设线把的节距为x,则该线把跨x槽~x+5槽。

2

第X槽 第X+5槽

图3-3 节距

六、绕组的实物图、端面图、截面图

为了轻松看懂绕组的分布规律图(即嵌线图),需要将绕组的端面图、截面图(后续章 节所画的嵌线图普遍采用了端面图和横截面图)与绕组的实物图对照认识,并能相互联想。 某电机的一个极相组的实物图、端面图和截面图如图3-4所示(假设图a中某时刻电流从A 流进,从a流出)

图中的虚线为连接线把的过线 1 2 3 4 5 A 端部 6 1

2 3

4 5

6

a

7 A

1 2 3 4 5 6 (a)实物图

a

(b)端面图(只画出了绕组嵌进槽后的端部,表明 了绕组在定子槽内的嵌线位置,其中“ ”表示 嵌入铁芯槽中的有效边的的横截面)

1 2 A 7 3 4 c)横截面图(端面图省略了绕组的端部,(a

(d)横截面图(用“ ”和“ ”表示绕组中的电流方向其中“ ”表示有效边中电流方向是流进纸面

就成为横截面图,更为简捷)

的,“ ”表示有效边中电流方向是流出纸面的

图3-4 实物图、端面图、截面图

. . . . . 5 6 7 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