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 - secret - 图文 下载本文

毕业设计(论文)

表4-5 R22的水力计算结果表

管段名称 长度 流量 公称直径 实际比摩阻 R22-A R22-E AB A6 BC BD C1 C2 D4 D7 EF EH F3 FG G5 G8 H9 H10 15.6 56.7 DN150 21.1 44.0 DN150 50.3 37.4 DN125 35.9 19.3 DN80 39.8 25.9 DN100 25.9 11.5 DN65 34.2 18.8 DN100 37.7 7.1 DN65 16.8 5.9 DN50 12.8 5.7 DN50 53.0 19.1 DN100 53.9 24.9 DN125 74.9 6.4 DN65 24.0 12.8 DN80 16.6 6.4 DN65 12.9 6.4 DN65 72.7 16.3 DN100 10.0 8.6 DN65 局部阻力 折算长度 74.8 2.24 45.2 4 85.6 2.3 210.8 4.6 131.9 2.3 188.6 2.4 70.6 3.3 70.5 1.8 268.1 1.3 257.4 2.6 74.6 3.6 36.7 3.7 57.6 1.3 89.6 3.5 57.9 2.4 58.1 2.4 52.7 4.95 103.4 4 总长度 17.84 25.1 52.6 40.5 42.1 28.3 37.5 39.5 18.1 15.4 56.6 57.6 76.2 27.5 19 15.3 77.65 14 实际压降 1516.9 1239.2 5594.0 9846.3 6822.8 6355.1 3135.2 3450.6 5855.3 4269.8 5143.8 2570.1 5611.5 2793.2 1251.7 974.3 4979.0 1345.5 4.3 绘制网路水压图

4.3.1 绘制网路水压图的必要性

热网中连结着许多的热用户,它们对供水温度及压力可能各有不同,而且它们所处的地势高低不一,在设计阶段必须对整个网路的压力状况有个整体考虑,而水力计算通常只能确定热水管道中各管段的压降,并不能确定热水供暖系统中管道上各点的压力,因此,只有通过绘制热水网路的水压图,用以全面地反映热望和各热用户的压力状况,并确定保证使它实现的技术措施。

在运行中,通过网路的实际水压图,可以全面地了解整个系统在调节过程中或出现故障时的压力状况。从而揭露关键性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安全运行,另外,各个用户的连接方式以及整个供热系统的自控调节装置,都需要根据网路的压力分布或其波动情况来选定,既需要以水压图作为

21

毕业设计(论文)

这些工作的决策依据。

4.3.2 网路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

4.3.2.1 原理

水压图是根据伯努利方程原理绘制的,即

PV22 11P2V2?g?Z1?2g??g?Z2?2g??H1?2 (4-6)

4.3.2.2 作用

(1)利用水压曲线,可以确定管道中任何一点的压力值。 (2)利用水压曲线,可以表示各管段阻力损失值。

(3)根据水压区县的坡度,可确定管段单位长度的平均压降值。 (4)只要已知或固定管道上任何一点的压力,则其它各点的压力值就已知。

4.3.3 绘制水压图的原则和要求

(1)在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内,压力不应超过该用户系统用热设备及其管道的承压能力。

(2)在高温水网路和用户系统内,水温超过100℃的点热媒压力不应低于该水温下的汽化压力。

(3)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无论在网路循环水泵,运转或停止工作时,其用户系统回水管出口处的压力,必须高于拥护系统的充水高度,以防止系统倒吸入空气,破坏正常运行和腐蚀管道。

(4)网路回水管内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应比大气压力至少高出5mH2O,以免吸入空气。

(5)在热水网路的热力站或用户引入处,供回水管的自用压降,应满足热力站或用户所需的作用压头。

4.3.4 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1)以网路循环水泵的中心线的高度(或其他方便的高度)为基准面,在纵坐标上按一定的比例尺做出标高地刻度,按照网路上的各点和用户从热源出口起沿管路计算的距离,在横坐标上相应的点标出网路相对于基准面的标高和

22

毕业设计(论文)

房屋高度,并画出沿管线的纵剖面。

(2)选定静水压曲线的位置,静水压曲线是网路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时,网路上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的连接线。静水压曲线高度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底层散热器所承受的静水压力不超过散热器的承压能力,二是热水网路及其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内,不会出现汽化或倒空。

(3)选定回水管的动水压曲线的位置,在网路循环水泵运转时,网路回水管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的连接线,称为回水管动水压曲线,其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保证所有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不倒空和网路上任意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的要求;b、与热网直连的用户,不超过散热器的静水压力。 (4)选定供水管动水压曲线的位置

在网路循环水泵运转时,网路供水管内各点的测压管水头连接线称为供水管动水压曲线,它沿着水流动方向逐渐下降,在每米长上降低的高度反映了供水管的比压降值。

本设计要求绘出一级网主干线的水压图。地形最高处与热源循环水泵的高差为5m,热力站的高度均暂取为5米,120?C的水的汽化压力为4.5mH2O,加上30K~50Kpa的富裕值,故本设计中的静水压线取20mH2O。

根据水力计算表,可确定水压图的各段的斜率,在最末端的热力站应保证10mH2O的资用压头。

23

毕业设计(论文)

第五章 热水供暖系统的运行调节调节曲线

5.1 运行调节概述

5.1.1 运行调节的意义

热水供暖系统对建筑物供暖时,不仅要保证在设计室外温度下,维持室内

温度符合设计值,而且要在其它冬季室外温度下保证用户的热舒适度。

5.1.2调节方式的确定

本设计供暖用户系统与热水网路采用间接连接,随室外温度的改变,需同时对热水网路和供暖用户进行供热调节,通常,对供暖用户采用质调节方式进行供热调节,以保持供暖用户系统的水力工况稳定。

由于一级网路与用户的水利工况互不影响,一级网可考虑质量—流量调节,流量下降,供回水温差会增大,有利于换热器的热交换而且减少泵的电耗,但须设置变速循环水泵和相应的自控设施,综合考虑运行能耗与建设投资,最终确定对一级网路采用质量—流量调节方式。

5.1.3 二级网的调节曲线的确定

确定供暖用户系统质调节的供回水温度tg/th,

表5-1 已知条件表 名称 设计供水温度 设计回水温度 室内计算温度 散热器系数 用户的设计供回水温度差 符号 tg' 公式或来源 表 1 表 1 表 1 参 II 数值 单位 备注 95 70 18 0.3 25 ?C ?C ?C — th' tn b 用户散热器的设计平均计算温差 ?ts' 0.5(tg'?th'?2tn) 64.5 ?C ?C ?tj' tg'?th' 24

毕业设计(论文)

由公式

Q?tn?tw (5-1)

tn?tw'式中 Q—相对供暖热负荷比; tn—室内计算温度,℃; tw—室外温度,℃; tw'—室外计算温度,℃。

可得到Q与tw的对应关系如表5-2所示

表5-2 Q与tw的对应关系表

名称 相对供暖热负荷比 室外温度 符号 单位 对应关系 0.7 0.8 0.9 1.0 Q —— 0.2 0.3 0.4 0.5 0.6 tw ?C 9.6 5.4 1.2 -3 -7.2 -11.4 -15.6 -19.8 -24 由表 5 、表 6中的数据及公式 tg?tn??ts'Q th式中

1/(1?b)?0.5?tj'Q (5-2)

?tn??ts'Q1/(1?b)?0.5?tj'Q (5-3)

tg—进入供暖热用户的供水温度;

th—供暖热用户的回水温度;

?ts'?0.5(t'g?t'h?2tn)—用户散热器的设计平均计算温差,?C;

?t'j?t'g?t'h—用户的设计供回水温度差,?C。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