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法知识竞赛
1、《精神卫生法》的适用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精神卫生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适用本法。
2、精神卫生工作实行什么方针?坚持什么原则?
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3、对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作了哪些规定?
为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精神卫生法》规定:1、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2、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3、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4、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家庭暴力,禁止遗弃精神障碍患者。
4、什么叫精神障碍?什么叫严重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
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5、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应具备哪些条件?
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依照医疗机构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1、有与从事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相适应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2、有满足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需要的设施和设备;3、有完善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
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专科医疗机构还应当配备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
6、对精神障碍的诊断有哪些规定?
1、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以精神健康状况为依据。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违背本人意志进行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2、除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外,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帮助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3、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4、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医疗机构对于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
的危险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应当将其留院,立即指派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并及时出具诊断结论。
7、在什么情形下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
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1、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2、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
8、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如何体现自愿原则?
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精神卫生法》规定:1、精神障碍患者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经其监护人同意,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不同意的,医疗机构不得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应当对在家居住的患者做好看护管理。2、精神障碍患者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再次诊断的要求应当自收到诊断结论之日起三日内向原医疗机构或者其他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机构提出。3、对再次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主委托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精神障碍医学鉴定。4、再次诊断结论或者鉴定报告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监护人应当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阻碍实施住院治疗或者患者擅自脱离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