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沛县沛城镇王楼小学 刘学翠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在大多数小学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用频率较多,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者们大多缺乏对这一学习形式的深刻认识,大多数操作过程都基于教师自身的经验水平,有的则把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无法正常发挥其有效性,从而也搁置了学生的发展。

许多教师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贯彻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是体现优势教育资源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在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取这一学习形式。教师们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的重要性和意义性的认识是正确的,但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当前只知其表,不详其里,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过分注重教学形式,没有从学生本身出发,不知道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更没有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是否培养了学生敢于交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使学生潜在的才智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为全面贯彻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意见,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市课堂教学实际,在全市推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为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的课题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的,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小学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且也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是重视合作学习的。

“小组合作”是近几年兴起的教学形式,它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以“课堂”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目前国内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形式”的学校大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在“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中,如何提高其有效性”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改新路。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构筑理想的课堂教学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在近些年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通过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着“形式上合作,但

精选

本质上不合作”的问题,为此,就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小组互动合作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行立项研究。

1、学生通过参与式的学习交流,培养探究与科学精神,学会与人交往,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2、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交流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及交流质量,从而提高学习效度,转变学习方式 。

3、构建新的评价模式。重视探究性评价,重视互助、协作性评价,重视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要优化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必须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形成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小组合作”的理论基础是:

1、哲学基础: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互动探究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体验,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习理论:①布鲁纳认为,创设问题情景,能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和认知需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生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②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在教师有意义有目的的帮助指导下,依据教材循序渐进的选编顺序,能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新的研究还表明,当学生掌握了某项知识的60%的时候,就要开始运用和实践,并在运用和实践过程中补充和提高自己,这是后现代人学习的一种最明智的做法。

3、教学理论:斯卡特金认为发展是教学的重要归宿,而发展的实现则有赖于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条件,提供适宜的内容。在查明能够促进发展的内容和条件,正确处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和赞科夫等人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条件是:教学在略高于学生现有心理发展的水平上进行;不断设置认识矛盾,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智力、意志和情感去解决问题。互动探究中教师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相应的条件,探究具有挑战性,能调动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参与学习,符合上述的两个条件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1、利用“小组合作”变学会为会学

“小组合作”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小组交

精选

流,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他们没有交流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交流,有了“小组合作”他们可以根据交流内容,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利用“课堂”提高合作意识

利用“课堂”,明确教与学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素质

“小组合作”在互学和助学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小组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发挥特长、发展个性的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在探索实践中使教学相长

学生在合作中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是学生之间没有考虑的,甚至是一些教师也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大家共同提出,在合作中探究,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5、能丰富“小组合作”的基础性理论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取得的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中的基础性理论和规律性认识,中能丰富教师教学理论的研究。使得“小组合作”的理论更加丰富、更加具体化,更具有操作性、实践性、更具有推广价值。

六、核心概念的界定

核心概念之一是“有效性”,促进有效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核心概念之二是 “小组合作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该课题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精选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围绕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核心概念是“有效性”,促进有效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效这一主题分以下研究内容进行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2)、分析教师教法对学生学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的年段学科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并通过典型课例总结成功经验。

(3)、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提出具体学科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4)、教师对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作用,包括教师在组织进行“合作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评价对进一步促进“合作学习”的影响等。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是否有一定的策略?

2、怎样解决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3、怎样的评价会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激励?

九、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13年6月——7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制定读书计划

读书阶段:2013年6月之后

精选

2013年7月——2013年8月搜集整理资料

2013年9月——2013年10月《合作学习与学生成绩:六

种理论观点》(罗伯特·E·斯莱文 王红宇译 )

2013年11月——2014年1月《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

力》(L·A·巴洛赫 著/曾守锤、吴华清译)、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周和平《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2014年2月——2014年4月《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

(约翰逊等著,刘春红等编译)、教育教学杂志报刊等。

2013年9月——2014年5月写好读书笔记(5篇以上),

课堂教学案例(2篇)填写结题报告或提交一篇高质量的课题论文。

结题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继续读书,准备填写结题申请,整理好材料

十、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读书笔记:《合作学习与学生成绩:六种理论观点》2013年10月之前完稿

2、读书笔记:读《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 2013年12月之前完稿

3、读书笔记:读《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2014年1月之前完稿

4、读书笔记: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2014年2月之前完稿

5、读书笔记:读《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 2014年3月之前完稿

6、教学案例:(2篇) 2014年4月之前完稿

7、研究成果:论文1篇(或课题总结) 2014年6月之前完稿

8、整理材料,提交结题申请

十一、研究成果

(一)主要收获

通过一年的研究、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效果。具体如下: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