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下载本文

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本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于2017年1月向高于铺镇小学总校申报立项,请总校领导评审,准予立项,现开始实施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学科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技能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其抽象性、准确性等特征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心理,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数学成绩差,产生了大量的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不仅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更多的是对学困生本身产生的心里伤害。作为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数学特困生的产生不是某个原因单独造成的,而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本身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课题旨在找出小学数学特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转化对策,以期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数学学困生的界定

本课题所说的学困生在智力方面不存在任何缺陷,都是由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的不利因素造成的。此外,学困生仅限于在数学学业方面存在学习困难,其不能学会基本的数学算法和技巧,从而导致其学业成绩较低。

在教育界有个生动的比喻:学生比作种子,教育比作施肥,只要肥料充足,不管什么种子都会茁壮成长。这也就是说,即便学生之间智力存在一定差异,只要教育的方式手段得当,所有的学生都会一样的优秀出色。这也和新课程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相一致。因此,了解了不同学困生个体的形成原因,心理问题后,可以因材施教,通过相应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来帮助学困生重拾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学困生的成因以及转化策略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早在1896年摩根就从神经学的角度对学困生进行了研究。后来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对学困生的研究由神经学模式转换到心理学模式。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的方向主要聚焦于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运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形成可归因理论和角色理论两大理论。此外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也对学困生的转化起到了一些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对学困生的研究始于1978年,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对学困生的研究在原来的心理、教学理论和学困生的性格等角度的基础上,添加了学习动机、师生情感以及家庭和学校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新的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学校教育要使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和发展需

要的数学技能,这也是将我国的学校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学困生矫正系系,需要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困生矫正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呵护学困生的内心世界

在学困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刻苦学习,但因学习方法不正确或效率低而并非因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数学学业困难。为了让这些刻苦努力的孩子继续相信“天道酬勤”,老师可以对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解答,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从而让每个学生的回报与付出成正比。帮助所有学生乐观、快乐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小学生也走在了信息时代的前沿。大量的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占据了学生们的课外时间。一方面,学生没有了足够的课外时间进行作业的完成和当天学习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游戏中的暴力等因素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以上两方面都会使学困生更加厌学,情况恶化。此外不正确的价值观造成近年来校园暴力和未成年犯罪低龄化。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兴趣从游戏和玩乐转移到学习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能促进校园和社会的稳定,又能使每个学生由学困生转化成合格生,再一次成为可造之材。

(三)对国家科教兴国的一种实践支持

在国家层面上肯定是希望提高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素质素养,通过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和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

五、研究的目标

1、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对这些形成原因进行归纳整理。 2、对成因不同的学困生因人而宜,寻求探索相应的教育方法,并根据学困生和其它学生之间的差异,建立两套不同的考核方法,力争最大限度上给予学困生激励和信心。

3、培养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尽可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从学困生转变成为中等生甚至优等生。

六、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致差原因

1、 影响数学学困生学习的自身的智力因素和其它非智力因素。 2、 原有的数学基础及学生本人的学习方法。 3、 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4、 不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情况。 (二)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成绩的对策研究

1、 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孩子学习进步的信心的策略。 2、 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策略。

3、 指导学困生试着改进较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策略。 4、 改善对学困生数学成绩的考查与评价机制的策略。

七、研究的阶段与方法

(一)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2017年1月—2月)

(1)完成文献资料的搜集,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7年3月—10月) (1)调查分析数学学困生致差原因

(2)对不同学困生实行相应的转化方法,并不断进行总结反思。 3、总结阶段(2017年11月—12月)

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资料和文献法

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2、调查法

以问卷、谈话、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学困生、周围同学、学生家长调查影响学困生成绩的内因和外因。 3、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典型学困生进行跟踪研究,制定转化策略并根据转化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八、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一)、 调查小学数学学困生成绩分化的原因,并形成调查报告; (二)、 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成绩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