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美丽乡村、村庄规划-谢岗镇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乡等人文特色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特色生态、农家风情等旅游项目,打造集休闲体验、文化娱乐、观光购物、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充分利用银瓶创新区区域特色和自然资源,推进高附加值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根据银瓶创新区生态承载力,优化生态格局,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

由此可见,本次规划实现绿色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思想和粤海银瓶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生态系统等措施,与《广东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的发展定位和环保要求是相符的。

2.4.10与《谢岗镇(银瓶合作创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协调性分析

《谢岗镇(银瓶合作创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谢岗镇“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包含:“坚持绿色发展。依托银瓶创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山林、水体、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全面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创新区。”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智慧新城区。依托银瓶创新区山水交融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特色人文底蕴,秉承绿色、低碳、智慧、和谐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广先进节能环保和智能技术应用,加快数字社区建设,构建人性化的现代公共空间,建成山水辉映的生态智慧新城区。”

“发挥银瓶山、崖山、银瓶湖、银山科技园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优势,依托古村落、岭南水乡等人文特色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特色生态、农家风情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节庆登山、自行车运动等文化活动,打造集休闲体验、文化娱乐、观光购物、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充分利用银瓶创新区自然资源,发展高附加值都市型生态农业,打造岭南

特色农业体系。”

“科学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将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其它风景旅游度假区,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以及海拔超过50米的高地,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隔离绿地,以及其他需要进行生态控制的区域都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加强生态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结合银瓶创新区自然特色资源,构建‘青山、绿水、花田、彩园’的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绿核保护、建设滨水生态廊道、建设田园景观驿站、完善镇村公园体系。”

由此可见,本次规划实现绿色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思想和粤海银瓶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生态系统等措施,与《谢岗镇(银瓶合作创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原则和环保要求是相符的。

2.4.11与《谢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协调性分析

本次规划的土地利用与《谢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相符,详见图2.4-3。

图2.4-3 谢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 生态及环境功能分区

3.1生态功能区划与分区规划

3.1.1区划目的

生态功能区划是从整体空间观点出发,根据特定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功能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性技术过程。通过对规划区域的分区划片,揭示出不同功能区环境在形成、演变、本底、容量、承载力、敏感性和建设、保护等方面的异同之处,为因地制宜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优化设计、制定环境规划目标和强化环境管理,实施环境分区管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合理利用资源与布局工农业生产、人群集中居住区等提供科学依据提供科学依据。 3.1.2区划依据与原则 3.1.2.1区划依据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即划分各级生态功能区划单元的依据,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区划单位,其划分的依据是不同的。谢岗镇生态功能区划主要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及珠江三角洲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为基础。

中国综合生态环境区划将我国的生态区单元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区、二级区和三级区,其名称依次分别为:生态大区、生态地区和生态区。该方案主要结合我国的自然地域特点、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区域环境问题和人类活动状况等要素,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划分、专家集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划分各生态区单元。一级区的划分主要依据我国在气候上因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而形成的东部湿润、西北干旱、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特点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系统类型的差异,沿用传统的三大地域的划分方案。因此,在中国综合生态环境区划方案中,一级区划分为三个大区,即东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

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在此基础上,再逐级划分出13个二级区(生态地区)和57个三级区(生态区)。

由此可知,谢岗镇属东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生态地区。广东环境保护规划则是根据各市县各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差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功能区。该方案将全省分为6个生态区、23个生态亚区和51个生态功能区。

在上述区划基础上,谢岗镇生态功能区划的主要依据为: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相似性、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基本一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建设与发展方向等的差异性。

3.1.2.2区划原则

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制与区域分异规律,生态功能区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发生学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的关系,确定区划中的主导因子及区划依据。

3、区域相关原则。在空间尺度上,任一类生态服务功能都与该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在评价与区划中,要从省、市等尺度进行考虑。

4、相似性原则。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形成和分异的物质基础,虽然在特定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趋于一致,但由于自然因素的差别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得区域内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服务功能存在某些相似性和差异性。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划指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分区的,必须遵从相似性原则。

5、区域共轭性原则。区域所划分对象必须是具有独特性,空间上完整的自然区域,任何一个生态功能区必须是完整的个体,不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在上述区划原则指导下,根据谢岗镇土壤、地形、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地区的生态适宜性、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和有关远景发展规划,制定谢岗镇生态功能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