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与教案(14课时完整) 下载本文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的数,能够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能够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基础上,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用加、减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等。

本单元教学的加、减法计算是小学数学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整数阶段最后一次教学加、减法计算。数学课程标准对整数加、减法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能笔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掌握了这些口算和笔算,就能满足继续学习乘、除法计算的需要,如果遇到更大的整数加、减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也可以利用三位数加、减法的经验进行计算。

对学生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要求是,两分钟正确计算3~4题,笔算两位数和三位数加、减法的要求是,每分钟正确计算2~3题。

全单元编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例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例3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练习六

主要练习口算(续表)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4笔算两、三位数加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加法的验算例5笔算连续进位的加法练习七

主要练习加法笔算例6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减法的验算例7笔算隔位退位减法练习八

着重练习连续退位减和隔位退位减单元复习整理并练习全单元教学的主要知识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先教学口算,后教学笔算。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接着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是比较顺的。在教学口算时,不安排笔算的练习,能减少笔算对口算的干扰。学生口算能力强了,对笔算也有好处。

除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单元还要口算几十加几十得一百几十以及相应的减法,几百加几百得一千几百以及相应的减法。这些口算可以应用于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逻辑前提。这些内容教材安排在练习六里通过第7题进行教学。

教材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点。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隔位退位的减法更加困难。为此,教材通过内容的编排分散难点。用两道例题教学加法笔算,前一道例题侧重于计算法则,只涉及一般的进位。后一道例题集中解决难点,专门教学连续进位。同样,笔算减法也安排两道例题,前一道例题教学减法的计算法则和验算,只涉及一般的退位,后一个例题着重教学隔位退位的方法。

相并关系与相差关系的一步计算实际问题已经在一年级教学了,本单元没有一步问题的新授内容。编排一些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重温学过的数

1

量关系,并初步学习如何确定解题思路,这能为三年级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些铺垫。

教材没有单独编排估算的例题,而把估算教学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和笔算结合着教学。这样安排,体现出估算不是一种完全单独的算法,它与口算、笔算有着内在联系,估算是为了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教材结合计算练习,适当安排一些探索规律的题目和“动手做”。目的是增加计算练习的趣味性和数学思维的强度。

1. 教学稍复杂的口算,鼓励学生通过分解和转化,利用已经掌握的口算完成新的口算,并通过评价各种算法,在比较中自主选择易行、高效、少错的方法。

(1)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中会出现多种算法。 (2) 分析每一种算法,找到其特点、优点、缺点,引导学生优化算法。 (3) 引起学生对进位、退位的注意,避免由此造成的错误。 2. 在练习里教学其他口算。

3. 结合加、减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以两种方式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1) 在“想想做做”以及练习里,编排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新学习的计算解决这些问题。

(2) 编排例题教学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① 理解题意包括读题、说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等活动。

② 分析数量关系的起点仍然是实际问题里的情节,学生熟悉的事情能唤醒他们相关的直接经验,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想法。

③ 列式计算是具体实施解题步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应该分两步解答,要写出每一步的算式、得数以及单位名称。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算的是什么,体会第二步算式是如何利用第一步计算得数的。

④ 检验解题结果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能保障答案的正确性,还是一种好态度、好习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有些目标可以落实在自觉检验解题结果上。

4. 在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 联系旧知识,突出新知识。

(2) 回顾反思所进行的计算,总结计算法则。

(3) 验算加法和减法。

5. 突破连续进位、连续退位、隔位退位等计算难点。 (1) 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

(2) 指导学生计算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 教材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学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① 编排例题教学连续进位加法。 ② 在练习中带出连续退位减法。 ③ 编排例题教学隔位退位减法。

2

6. 单元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计算的水平。

(1) 整理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完善相关的认知结构,丰富计算经验。

(2) 体验加、减法里的各部分关系,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3) 探索计算中的某些规律。

(4) 应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第6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页;想想做做1~5。

教学目标:

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口算:

15+4 8+9 20+3 7+16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出示例1的情境图。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 二、交流共享

明确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

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交流中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

4

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三、反馈检测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的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