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构造与原理(简版) 下载本文

图2-2 电梯基本结构

不同规格型号的电梯,其功能和技术要求不同,配置与组成也不同,在此我们以比较典型的曳引式电梯为例作介绍。

图2-1是典型电梯的结构组成框图,是根据使用中电梯所占据的四个空间,对电梯结构作了划分;图2-2所示为曳引式电梯的组成和部件安装示意图,从两张图中不难看出一部完整电梯组成的大致情况。

2.1.4 电梯从功能上划分的八个系统

根据电梯运行过程中各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与实际功能,可以将电梯划分为八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表2-1列明了这八个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组成。

表2-1 电梯八个系统的功能及主要构件与装置

曳引系统 功 能 输出与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上、下运动,承受安全钳工作时的制动力 用以装运并保护乘客或货物的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 供乘客或货物进出轿厢时用,运行时必须关闭,保护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相对平衡轿厢的重量,减少驱动功率,保证曳引力的产生,补偿电梯曳引绳和电缆长度变化转移带来的重量转移 提供动力,对电梯运行速度实行控制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主要构件与装置 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等 轿厢(对重)导轨、导靴及其导轨架等 轿厢架和轿厢体 轿厢门、层门、开关门系统及门附属零部件 对重装置和重量补偿装置 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 操纵箱、召唤箱、位置显示装置、控制柜、平层装置、限位装置等 机械保护系统: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保护装置等 电气保护系统:超速保护装置、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的保护装置、层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等 导向系统 轿 厢 门 系 统 重量平衡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事故发生 2.2 电梯主要参数

1、额定载重量(㎏)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内最大载荷。

2、轿厢尺寸(㎜)

轿厢内部尺寸:宽×深×高。 3、轿厢型式

单面开门、双面开门或其他特殊要求,包括轿顶、轿底、轿壁的表面处理方式,颜色选择,装饰效果,是否装设风扇、空调或电话对讲装置等。

4、轿门型式

常见轿门有栅栏门、中分门、双折中分门、旁开门及双折旁开门等。 5、开门宽度(㎜)

轿厢门和层门完全开启时的净宽度。 6、开门方向

对于旁开门,人站在轿厢外,面对层门,门向左开启则为左开门,反之为右开门;两扇门由中间向左右两侧开启者称为中分门。

7、曳引方式

即曳引绳穿绕方式,也称为曳引比,指电梯运行时,曳引轮绳槽处的线速度与轿厢升降速度的比值。

8、额定速度(m/s)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 9、电气控制系统

包括电梯所有电气线路采取的控制方式、电力拖动系统采用的型式等方面。 10、停层站数

凡在建筑物内各楼层用于出入轿厢的地点称为停层站,其数量为停层站数。 11、提升高度(㎜)

由底层端站楼面至顶层端站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顶层高度(㎜)

由顶层端站楼面至机房楼面或隔音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13、底坑深度(㎜)

由底层端站楼面至井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4、井道高度(㎜)

由井道底面至机房楼板或隔音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15、井道尺寸(㎜) 井道的宽×深。

2.3 电梯分类

2.3.1 根据电梯用途分类

1、乘客电梯 passenger lift

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代号TK。适用于高层住宅、办公大楼、宾馆、饭店、旅馆等的电梯。用于运送乘客,要求安全适舒、装饰新颖美观,可以手动或自动控制操纵、有/

无司机操纵两用,轿厢顶部除照明灯外还需设排风装置,在轿厢侧壁有回风口以加强通风效果,乘客出入方便。额定载重量分为630、800、1000、1250、1600㎏等几种,速度有0.63、1.0、1.6、2.5m/s等多种,载客人数多为8~21人,运送效率高,在超高层大楼运行时,速度可以超过3m/s甚至达到10m/s。

2、载货电梯 goods lift;freight lift

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通常有人伴随,代号TH。用于运载货物、装在手推车(机动车)上的货物及伴随的装卸人员,要求结构牢固可靠,安全性好。为节约动力,保证良好的平层精确度,常取较低的额定速度,轿厢的空间通常比较宽大,载重量有630、1000、1600、2000㎏等几种,运行速度多在1.0m/s以下。

3、客货电梯 passenger-goods lift

以运送乘客为主,但也可运送货物的电梯,代号TL。主要是用作运送乘客,但也可运送货物的电梯。它与乘客电梯的主要区别是轿厢内部装饰不及乘客电梯,一般多为低速。

4、病床电梯、医用电梯 bed lift

为运送病床(包括病人)及医疗设备而设计的电梯,代号TB。医院中运送病人、医疗器械和救护设备用电梯,其特点是轿厢窄且深,常要求前后贯通开门,运行稳定性要求较高,噪音低,一般有专职司机操作,额定载重量有1000、1600、2000㎏等几种。

5、住宅电梯 residential lift

供住宅楼使用的电梯,代号TZ。主要运送乘客,也可运送家用物件或生活用品,多为有司机操作,额定载重量400、630、1000㎏等,相应的载客人数为5、8、13等,速度在低、快速之间。其中载重量630㎏的电梯,轿厢还允许运送残疾人乘座的轮椅和童车,载重量1000㎏的电梯还能运送“手把拆卸”式的担架和家具。

6、杂物电梯 dumbwaiter lift;service lift

只能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少量货物,不允许人员进入的电梯,代号TW。它具有的轿厢,就其尺寸和结构型式而言,须满足不得进人的条件,轿厢尺寸不得超过:

(1)、底板面积:1.00m2 (2)、深度:1.00m (3)、高度:1.20m

但是,如果轿厢由几个永久的间隔组成,而每一个间隔都能满足上述要求,高度超过1.20m是允许的。

7、船用电梯 lift on ships

船舶上使用的电梯,代号TC。是固定安装在船舶上,为乘客、船员或其他人员使用的提升设备,它能在船舶的摇晃中正常工作,速度一般应小于1.0m/s。

8、观光电梯 panoramic lift;observation lift

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代号TG。 9、汽车电梯 motor vehicle lift;automobile life

用作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代号TQ。用作各种汽车的垂直运输,如高层或多层车库、仓库等,这种电梯轿厢面积较大,要与所运载汽车相适应,其结构应牢固可靠,多无轿顶,升降速度一般都小于1.0m/s。

10、其他电梯

用作专门用途的电梯,如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建筑工地电梯等。 2.3.2 根据电梯运行速度分类

1、低速梯:轿厢额定速度小于等于1m/s的电梯,通常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多为客货两用梯或货梯。

2、中速(快速)梯:轿厢额定速度大于1m/s且小于2m/s的电梯,通常用于10层以上的建筑物内。

3、高速梯:轿厢额定速度自2m/s起且小于3m/s的电梯,通常用于16层以上的建筑物内。

4、超高速梯:轿厢额定速度大于等于3m/s的电梯,通常用于超高层建筑物内。 2.3.3 按有无电梯机房分类

可分类为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两类,其中每一类又可作进一步划分。 1、有机房电梯

有机房电梯根据机房的位置与型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机房位于井道上部并按照标准要求建造的电梯; (2)、机房位于井道上部,机房面积等于井道面积、净高度不大于2300㎜的小机房电梯; (3)、机房位于井道下部的电梯。 2、无机房电梯

无机房电梯根据曳引机安装位置分为以下几类 (1)、曳引机安装在上端站轿厢导轨上的电梯; (2)、曳引机安装在上端站对重导轨上的电梯; (3)、曳引机安装在上端站楼顶板下方承重梁上的电梯; (4)、曳引机安装在井道底坑内的电梯。 2.3.6 按曳引机结构型式分类

1、有齿轮曳引机电梯:曳引电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齿轮减速箱传递给曳引轮,继而驱动轿厢,采用此类曳引机方式的称为有齿轮曳引电梯。

2、无齿轮曳引机电梯:曳引电动机输出动力直接驱动曳引轮,继而驱动轿厢,采用此类曳引机方式的称为无齿轮曳引电梯。

2.4 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

2.4.1 电梯型号编制方法的规定

1986年我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的JJ45-86《电梯、液压梯产品型号编制方法》中,对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作了如下规定:

电梯、液压梯产品的型号由类、组、型、主参数和控制方式等三部分代号组成。第二、三部分之间用短线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