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下载本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与讨论的方式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漏板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

(2)体验漏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藏书票的构成、规格、款式、题材、画面要求等基本知识。

(2)几种基本藏书票的制作设计过程演示:单色木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吹塑纸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漏板藏书票的制作过程。

(3)学生作品的评价和观摩。

2、教学难点:藏书票制作过程中对内容的确定和版面的控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请同学们看一本书,这本书是我家的一本藏书,在我的这本书的扉页上贴了一张小画,谁知道这是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间精灵——藏书票(板书) (二)新课讲授 1、藏书票的定义

师:藏书票贴在书籍的扉页上 代表什么?

师:藏书票最初是欧洲人作为藏书的标志,而中国人以前大多是用藏书印的方式作为藏书的标志。

导入藏书票定义: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幅装饰小画,作为书籍收藏者的印记。

2、藏书票的内容

请同学们看看我的另外两本书上也都贴着藏书票,请大家来看看这三张藏书票,这些藏书票上除了图还有些什么?

拉丁文的缩写EXLIBRIS(我的藏书的意思)

(板书:藏书票画面构成包括图案、票主名、拉丁文) 3、藏书票采用版画的形式

16

请同学们帮忙出主意,我是个特别爱看书的人,在我家有很多书,这一书架的书都要贴上藏书票,我该选择用哪个画种呢?是中国画、版画?为什么?

版画包括很多的种类,主要有凸版、凹版、平版、漏版等。版画在制版材料上较广泛。不同材料效果不同,变化丰富。难道这么丰富的版画种类都可以用来做藏书票吗?当然!请大家看这几幅藏书票,它们就采用了不同种类的版画制作方法。出示教材图片:现代李桦先生的木版藏书票(凸版)、现代刘硕海先生丝网版藏书票(漏版)、平版、凹版。

4、藏书票的尺寸

藏书票虽然采用版画的方法,但它和普通的版画不完全一样,首先它除了图案必须有规定的文字,另外它的规格尺寸是有要求限制的,国际藏书票大会对藏书票规格要求为边长17cm以下,常用的规格是8-12cm。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由此可见藏书票是一种小而精美的艺术品。藏书票的画面要如何构思才能像“珍珠”“宝石”那样精美、吸引人呢?

5、世界上最早的一枚藏书票。 请同学们看看现藏于德国的1450年制作的“刺猬藏书票”。谁来说说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画面上为什么选用刺猬的形象?

6、请同学们看看中国最早使用的一枚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请同学们看看这枚藏书票中画了哪些内容?

7、藏书票的题材内容

除了以上题材,藏书票中还可以表现哪些内容?谁来说说你手中拿的藏书票画面上的内容是什么?(课前发给同学们一些不同题材的藏书票作品) 同学们刚才拿的藏书票有人物的、动物的、植物的、风景的、还有和书籍相关的。藏书票表现题材非常广泛,通过一定形象表达思想内涵,给人以“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之感。

(三) 布置作业 内容以植物为主;

款式扇面形的小品图案; 进行漏版藏书票的设计 (四) 教师示范 漏版藏书票作画步骤: 1、构思画稿;

2、拓稿(按照 色彩不同把稿拓在三张版上); 3、制版(用刻刀在透明卡片纸上将图案刻掉);

17

4、印版(用海绵均匀施墨,先浅后深); 5、在画面下方依次签字。 (五) 学生实践

学生创作完成一枚漏版藏书票作品 (六) 评价总结

教师从学生展示的藏书票作品中选取几枚,请学生进行自评,然后教师点评。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藏书票的基本知识,并且自己创作了一枚藏书票。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不仅热爱读书、藏书,更喜爱藏书票,希望能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藏书票作品,用知识和艺术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

(七) 课后拓展

1、可以尝试用电脑或其他方式设计藏书票;

2、把制作好的藏书票贴在自己喜欢的书籍扉页上,看看效果如何; 3、在班里搞一次藏书票交换会,“以票会友”。换完后装在一个夹子里留作纪念。 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一位藏书票艺术家,与他交流藏书票的设计体验。

18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 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2) 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2)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提问: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的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在两组画的对比中一起寻找答案吧。

比较中国画和西方油画 (二) 新课讲授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图片欣赏:齐白石《不倒翁》。

思想:诗、书、画、印在作品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19

诗文如下: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学生讨论:

赏析:《荷花水鸟图》(朱耷 清代) 体验: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题目:为画题诗。 二组题目:为诗作画。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题款知识:中国画的题款常见的有横题、直题、多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等。

题款的形式多样,如:长款、短款、穷款、双款等。 印章知识:印章一般分三种:即姓名章、斋馆章、闲章。 (三)小结

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第三单元 第2课 借物寓意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教学重难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