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经营效果分析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经营效果分析

作者:钞鹏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03期

[摘 要]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区域分布日趋广泛、行业分布不断拓展、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然而,从整体上看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着投资结构不合理、宏观管理滞后、投资收益率低、面临的风险较多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3-0019-05

从1949年建国起,中国就开始向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人员、技术、物资等多方面的支持。当时的投资大多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政府是投资的主体,而且受到当时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投资的数量、质量非常有限,几乎是无偿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投资是在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以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与日木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在东京合资开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志,随后逐年发展。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往往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以反映出各个时期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展的不同特征。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划分的方法不尽相同,例如,Wu & Chen(2001)、Wong & Chan(2003)、李优树(2004)将其分成了四个阶段;孙建中(2000)、王迎新和潘悦(2003)、龚晓莺(2006)将其分成三个阶段。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外投资的发展情况,将中国企业自1979以来的对外投资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探索阶段(1979~1984年)

自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要出国办企业”的政策开始,一些长期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专业外贸公司和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验的企业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首先跨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中国五矿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等等,当时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为贸易服务的。到80年代初,一些鼓励和规范对外投资的政策陆续出台,进一步促进了大型企业的海外投资步伐。由于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阶段参与对外投资的企业为数并不多,规模也较小,主要是直接投资。参与的企业主要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专业外贸公司和省市所属的经济技术公司。外贸公司主要在原进口市场集中的地区投资,以东南亚和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为主;而技术公司主要投资于中东和非洲地区,承建当地工程项目和进行劳务合作。 2. 起步阶段(1985~1991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逐渐放松了对企业海外投资的限制。1985年,外经贸部颁发了《关于在国外开设非贸易性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扩大了投资主体范围,简化了审批程序,从而使中国企业在境外的投资活动有章可循。这一时期,海外投资的总体规模和项目平均规模不断扩大。该阶段的对外投资主体由外贸、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发展到大中型工业企业和综合性金融企业;投资区位由发展中国家和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扩展到部分发达国家;投资行业则由餐饮、服务等几个少数行业扩展到资源开发、机械制造加工、交通运输等20多个行业。

3. 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

1992年党中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家更加鼓励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大力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以中国五矿进出口总公司、上海宝钢公司、首钢集团总司、中石油、中海油等为代表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随着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的深入,民营企业在整个对外投资当中将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华为公司、中兴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也开始向海外投资。投资主要分布在资源开发、加工装配、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农业等多个行业;投资的地区也进一步扩展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普遍低迷的2001和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却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08和9.83亿美元。 4. 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2002年党中央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并陆续放宽了对境外投资的管制,不断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提高对外投资的便利化程度。中国自2001年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为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再创新高,对外直接投资净额746.5亿美元,1.35万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多家,投资覆盖率为72.8%,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入资金累计净额4 247.8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世界排名第6,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输出大国。①据商务部统计,目前经商务部批准或备案的、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2 000多家,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超过500家。由于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对外投资的速度、规模、质量将会持续提升。

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经营效果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历程已有30余年,特别是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加快企业国际化以来,对外投资发展比较迅速,投资模式不断创新、区域分布日趋广泛、行业分布不断拓展、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通过直接投资,不仅绕开了各种贸易壁垒,推动了本国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出口,参股控股国外资源开发企业,有力保障了国内经济发展所需战略资源的安全供应,还学到了一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擅长境外公司经营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一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了参与对外经济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境外企业资产、销售收入、从业人员数量占境内投资者总资产、销售收入、人员数量的综合比重来计算企业的跨国指数,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衡量公司跨国依存度的指标。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跨国指数高达64.5%,其次为中化集团公司60%,中远集团43.5%,这些公司已逐渐成为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此外,中钢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的跨国指数也分别达到了27%和20%。中国企业在国外发展不仅实现了业务的拓展和经济利益的增加,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形象。

此外,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各类人员走出国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到国外学习、旅游、移民、工作和投资的人数不断增加,中国人到海外的活动更为频繁,主要是因为中国跟外界的交流及经济活动越来越多。”②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出国旅游目的地国100多个,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大旅游客源输出国。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公民赴海外人数逐年大幅增加,2009年已经突破5 000万人次。各类人员参与国际交流,方式多样,不断输出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从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国的魅力,进而可以减少诸多方面的摩擦。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推动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使得各类资源配置更加国际化,缓解了中国发展的资源瓶颈;通过边际产业转移消化过剩产能,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中国产品更多地进入了海外市场。总之,对外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都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尽管中国对外投资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从整体上看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特别是大部分对外投资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和技术实力不雄厚,跨国人才短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取得很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发展。

1. 对外投资的结构不尽合理

在对外投资地区分布结构上,虽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遍布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区,几乎占了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3/4以上,而对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澳洲的投资明显偏少。这非常不利于中国企业拓展境外市场、获取战略性资源和先进技术。其次,尽管中国对外投资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但从总的经营情况来看,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还处于布局零散、各自为政的状态。比如,针对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等资源领域、基础设施以及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领域的投资比例非常大;而针对国际经济主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则严重偏少,仅有华为公司、中兴公司、联想公司等少数知名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领域主要是奇瑞、重庆力帆等少数民营企业,而且投资的大部分是初级制造业。而在服务领域则主要是几家大型国有金融类企业凭借强大的政府背景投资与东道国的政府债券和企业股票,尤其是忽视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的投资。再次,在对外投资的方式结构上,中国很多企业是绿地投资,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往往了解不够充分,在经营的过程中容易冒犯当地的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政治风险。尽管近几年跨国并购的比例正在快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