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说课稿+试讲稿

一、说教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三课中的一首宋词。这首词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登上建康赏心亭所见的秋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二、说学情

学生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辛弃疾的词,本单元已经学习了柳永和苏轼的词,学生对宋词这一文学体裁以及婉约词和豪放词的风格有所认知,特别是对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掌握的已经比较牢固。但辛弃疾的词用典较多,给学生增加了理解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词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对意象的分析,感受本词的意境和感情 体会借景抒情、用典抒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把握意境,掌握赏析词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满腔忠义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 其中,教学重点:借助对意象的分析,感受本词的感情和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借景抒情、用典抒情的表现手法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诗词教学规律、本词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取诵读法、讨论法来学习本词,引导学生诵读,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词的意境和词人的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讲述辛弃疾能文能武的特点,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了解辛弃疾其人。

同学们,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青年:能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杀入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扬长而去。他创立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雄镇一方。本来他可以成为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壮志未酬的他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知人论世

课前,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辛弃疾、本词的创作背景;课上,学生分享,教师补充。

课前,老师已经请大家自行查阅资料,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辛弃疾? 你请。这位同学介绍得很全面。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均未被采纳。继承、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与其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其词多抒发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揭露批判了南宋统治者投降的屈辱行径。

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本词的创作背景? 介绍得很好。

本词作于淳熙元年秋,当时,词人已经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南宋十多年了,但一直

没有受到朝廷重用,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与不平。这年秋天,他登上建康赏心亭,面对大好江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写下此词。 非常好。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充分。 (三)整体感知

目的:学生明确本词的字音、停顿、节奏,大体理解字面意思,为后面鉴赏做准备。

播放名家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停顿和节奏

学生仔细阅读课下注释,对作品初步理解后,自由大声诵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或向老师提问。

下面,请大家聆听名家朗读,注意字音、停顿和节奏。

听完名家的朗读,大家是不是跃跃欲试了呢。先请大家仔细地阅读课下注释,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自由大声朗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旁边的同学提问,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大家读得都很认真。 (四)鉴赏评析

目的:引导学生在分析意象,感受意境的基础上,体会本词借景抒情、用典抒情的表现手法。可以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

教师问:上片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描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进而明确上片采取的是“借景抒情”。然后,男生齐读上片。 再请女生朗读下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下片写了哪些人、事,词人对这些人、事都是什么态度。进而明确这种借古人表达自己感情的写法就是用典。最后全体学生齐读全词。 1、赏析上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上片,找出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都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

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望见长天、秋水、远山,想到南宋国事衰颓,自己不受重用,如同失群的孤雁,飘零、孤寂、忧愁、愤恨。

上片有哪些动词富有表现力呢?这些动词表现出词人的内心是怎样的呢?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的兵器,现在只能看;胸中很抑郁苦闷,拍栏杆来发泄,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南宋统治者却没有他的知己。 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上片词人运用了我们常见的抒情方式,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借景抒情 全体男生朗读

男生们读得这么有气势,女生们想不想和他们比一比?下面请女生们朗读下片。 2、赏析下片

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请大家找出词人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词人对这些人、这些事各持什么态度? 张翰:乐于归隐

许汜:谋取私利 刘备:雄才大略 桓温:叹时光流逝 从“休说”、“怕应羞见”可以看出词人对张翰、许汜是反对的,赞赏刘备才气,表明自己希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借桓温叹时光流逝表达国事飘摇、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壮志难以实现的痛苦。

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用典

问:如何理解“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词人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 请同学们齐读本词。 (五)深情吟诵

目的: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加深对词人感情的理解。 可以采取分小组自由朗读,小组派代表比赛朗读的方式。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有感情地自由朗读,五分钟后,每组选出一位你们认为读的最好的同学代表你们小组来进行朗读比赛。 (六)归纳小结

目的: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所得,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 同学们,学到现在,大家收获了什么呢?

好。你说说。本词描写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其他同学呢?最后一排的同学,你来说说。本词上片是借景抒情,下片是用典抒情,意境空阔辽远,语言大气豪放。 说的真好。

看来大家收获很多。最后,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课后阅读辛弃疾的另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结合全词分析,词人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七)作业

课下阅读辛弃疾的另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结合全词分析,词人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明了,能清晰地体现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上片:借景抒情

——壮志难酬 下片:用典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