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页 共 18 页
3、答案:是指病人在患急性菌痢等时出现的急于去排便,但排不畅,似乎总排不净,频繁进出厕所的情形。
4、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成为携带者。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5、科普利克斑:麻疹病人在发热的第2-3 天口腔双侧颊粘膜近第一臼齿处为针尖大小白色的斑点,周围绕有红晕,可逐渐增多,互相融合,2-3日消退.
6、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7、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通过一定方式,到达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水、食物、苍蝇、手、吸血节肢动物、血液、土壤等。
8、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9、母婴传播(Mother-children transmission):
已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将HIV传播给婴儿,此称之为母婴传播。
10、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11、高血容量综合征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少尿期水钠潴留而致血容量增加,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体表静脉充盈、脉博洪大、脉压差增大和心率增快。 12、同时感染(coinfection):
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一个机体。如HBV 的感染与HDV感染同时发生。 13、感染后免疫: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14、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
是HIV与人庖疹病毒8型共同感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常侵犯皮肤或黏膜。 15、隐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但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16、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同种病原体不再易感称为感染后免疫。 17、霍乱(cholera)
5
第 6 页 共 18 页
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我国列为甲类传染病。典型病人由于剧烈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
18、伤寒细胞(typhoid cell)
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称为伤寒细胞。
19、急性乙型肝炎在HBsAg消失后,但尚未出现抗-HBsAg之前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20、伤寒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称为伤寒细胞。
21、稽留热: 体温39℃以上,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 22、复发:
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症状再度出现时,称为复发。
23、Dane颗粒又称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包膜含有HBsAg,核内含有环状双股DNA ,DNA-P,HBcAg .
24、参考答案:是指粪便中含有较多粘液与脓血,与粪质不相混,血色鲜红,是急性菌痢的典型粪便。
25、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两种病原体的感染相继发生。如HBV 的感染基础上再出现另一种病原体的感染,如重叠HCV、HDV 、HEV 或HAV的感染。重叠感染常可使病情加重。 26、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
使用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杆菌鞭毛抗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