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小学中段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见,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合作学习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思考内容。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我在上一节公开课的过程中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我发现只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所以合作的效果差,因此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研究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反映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转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使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在共同达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开发主动精神,从而提高认识水平、运动技能技巧,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也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2、研究适合小学中段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基本形式。 3、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交流模式的研究。 五、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成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边是我们对刘艳全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实验班进行的学习行为问卷调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问 题 你喜欢上数学课吗? 项 目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a. 很喜欢 b. 比较喜欢 c.不喜欢 实验前 % 70.0 30.0 0 46.7 50.0 3.3 26.7 60.0 实验中% 96.6 3.4 0 87.7 11.9 1.4 90.8 7.9 相差 +26.6 -26.6 0 +41 -38.1 -1.9 +64.1 -52.1 你喜欢与同学合作吗? 你每次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知道应怎么做吗? a. 知道 b. 有时知道 c. 不清楚 13.3 23.3 63.3 13.4 43.3 53.3 3.4 73.3 23.3 3.4 2.3 88.7 10.2 1.1 21.5 77.6 0.9 94.6 5.4 0 -11 +65.4 -53.1 -12.3 -11.8 +24.3 -2.5 +21.3 -17.9 -3.4 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吗? a. 经常 b. 偶尔回答 c. 几乎不回答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对某个a. 听学习优秀同问题有争论,你会怎么做? 学的 b. 记录下来全班讨论 c. 不了了之 你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感兴趣吗? a. 感兴趣 b. 有时感兴趣 c. 没有兴趣 由上表可以看出: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组建科学合理的小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前提。分组前要考虑周到,分组时要合理搭配。要根据不同的科目、课型,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1、分组的基本形式:
(1)小组成员固定:小组成员通常为前后座4人组成。对一般性问题的探究、小型操作实验、短时间能完成的合作任务,则采用此种方式。
(2)小组成员不固定:课前重新调配课桌的方位和摆向,组成4—6人一组。一般比较复杂的问题或大型的操作实验,以及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的合作任务,则采取此法。
(3)小组成员交换:可根据小组之间每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差异,适时对个别或少部分学生进行组间调换,尽量让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达到一致。 2、分组的原则:
(1)组内异质,分组时性别搭配均等、性格搭配各异,能力、水平、兴趣等参差搭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组间同质,分配后组与组之间的综合要素尽量一致。 3、组内分工:
(1)每组设组长一名,一般指定或推选一名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担任。
(2)根据合作探究的不同内容,相机设立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人员的分工一般由组长指定。
人员的分工多应采取轮流“坐庄”的形式,尽量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让他们在活动中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各有所获,共同进步。
(四)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时机的把握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稳定性的合作。这种合作是课前教者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而预设的合作。这种预设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目的是通过合作来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二是非稳定性的合作。即教师课前未预设,而是随学生在生成活动的过程中提出有价值、有深度、有广度且需要解决的问题时,灵活机动、适时安排的合作。如我校教师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一节,教师引导学生对三组除法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构建规律后,有一学生提出:老师,规律中都使用“扩大”“缩小”这两个词描述规律,使用“乘”“除以”两个词语进行描述可以吗?教师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是教师课前预设中没有的问题。于是教师充分肯定该生善于思考、勇于提问,之后说:“请大家独立思考用“乘、除以”这两个词描述规律可不可以,并说明理由,待会再小组交流”。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