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速率 参数 P与每秒内仪表输出变化100%时测量值对应变化的大小成反比,当CtrL=1或3时,其数值定义如下: P=1000÷每秒测量值升高值(测量值单位是0.1℃或1个定义单位) 如仪表以100%功率加热并假定没有散热时,电炉每秒1℃,则: P=1000÷10=100 P值类似PID调节器的比例带,但变化相反,P值越大,比例、微分作用成正比增强,而P值越小,比例、微分作用相应减弱。P参数与积分作用无关。设置P=0相当于P=0.5。 1-9999 t 滞后 时间 对于工业控制而言,被控系统的滞后效应是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系统滞后时间越大,要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就越困难,滞后时间参数t是人工智能算法相对标准PID算法而引进的新的重要参数,仪表能根据t参数来进行一些模糊规则运算,以便能较完善地解决超调现象及振荡现象,同时使控制响应速度最佳。 t定义为假定没有散热,电炉以某功率开始升温,当其升温速0-2000秒 率达到最大值63.5%时所需的时间,仪表中t参数值单位是秒。 t参数对控制的比例、积分、微分均起影响作用,t越小,则比例和积分作用均成正比增强,而微分作用相对减小,但整体反馈作用增强;反之,t越大,则比例和积分作用均减弱,而微分作用相对增强。此外t还影响超调抑制功能的发挥,其设置对控制效果影响很大。 如果设置t≤ct1时,系统的微分作用被取消。 Ct1参数值可在0.5-125秒(0表示0.5秒)之间设置,它反映仪表运算调节的快慢。Ct1值越大,比例作用增强,微分作用减弱。Ct1值越小,则比例作用减弱,微分作用增强。Ct1值大于或等于5秒时,则微分作用被完全取消,系统成为比例或比例积分调节。Ct1小于滞后时间的1/5时,其变化对控制影响较小,例如系统滞后时间t为100秒,则Ct1设置为0.5或10秒的控制效果基本相同。 Ct1 确定的原则如下: (1)用时间比例方式输出时,如果采用SSR(固态继电器)或可 0-125秒 控硅作输出执行器件,控制周期可取短一些(一般为0.5-2秒),可提高控制精度。 (2)用继电器开关输出时,短的控制周期会相应缩短机械开关的 寿命,此时一般设置Ct1要大于或等于4秒,设置越大继电器在寿命越长,但太大将使控制精度降低,应根据需要选择一个能二者兼顾的值。 (3)当仪表输出为线性电流或位置比例输出(直接控制阀门电机正、反转)时,Ct1值小可使调节器输出响应较快,提高控制精度,但由此可能导致输出电流变化频繁。 Sn用于选择输入规格,其数值对应的输入规格如下: 0-37 Ct1 输出 周期 Sn 输入 规格 Sn 0 2 4 6 输入规格 K WRe E B Sn 1 3 5 7 10 20 输入规格 S T J N 用户指定的扩充输入规格 CU50 注:Sn =10时,采用外部分度号扩展. 8-9 特殊热电偶备用 11-19 21 26 28 30 32 34 36 特殊热电偶备用 Pt100 0-80欧电阻输入 0-20mV电压输入 0-60mV电压输入 0.2-1V电压输入 0-5V电压输入 -100-+100mV或2-20V电压输入) 22-25 特殊热电阻备用 27 29 31 33 35 37 0-400欧电阻输入 0-100mV电压输入 0-1V(0-500mV) 1-5V电压输入或 4-20mA电流输入 -20-+20mV(0-10V) -5V-+5V(0-50V) dIP 小数点位置 线性输入时:定义小数点位置,以配合用户习惯的显示数值。 dIP=0,显示格式为0000,不显示小数点。 dIP=1,显示格式为000.0,小数点在十位。 dIP=2,显示格式为00.00,小数点在百位。 dIP=3,显示格式为0.000,小数点在千位。 采用热电偶或热电阻输入时:此时dIP选择温度显示的分辨率 dIP=0,温度显示分辨率为1℃(内部维持0.1℃分辨率用于控制运算)。 dIP=1,温度显示分辨率为0.1℃(1000℃以上自动转为1℃分辨率)。 改变小数点位置参数的设置只影响显示,对测量精度及控制精度均不产生影响. 用于定义线性输入信号下限刻度值,对外给定、变送输出显示。 例如在采用压力变送器将压力(也可是温度、流量、湿度等其他物理量)变换为标准的1-5V信号输入(4-20mA信号